《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导学案学习目标: 1、了解梁启超及梁实秋的情况,识记重点字词,积累语言词语; 2、分析人物形象,体悟伟人风采;3、学习作者表现人物的方法;教学设想: 由演讲到学识人品,总结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通过典型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预习案】使用说明:1、先熟读课文,标点、勾画重点字词、语句,再研读文本。2、依据标题、文体,结合背景,整体把握文章思路、主旨。3、研读文本,注意文章写什么人、什么事,又是怎么写的。4、牢记:先读文章,再做学案;把疑问之处标示出来。知识链接 1.梁启超 (1873.2.23—1929.1 .19) 广东新会茶坑村人,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之称。民初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同为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著名新闻报刊活动家。1895 年同康有为一起“公车上书”,1898 年参与“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1915 年策动蔡锷反对袁世凯,掀起了“护国战争”。这是梁启超作为活跃政治家的一面;1918 年,梁启超离开政界,转而专注于学术和教育事业,曾经倡导文体 改良的“诗界小说”“小说界革命”。早年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代表性作品《少年中国说》,晚年在清华著书立说,合编为《饮冰室合集》这是他作为学者的一面。 2.梁实秋:浙江人,其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雅舍小品》。《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就是通过梁启超的一次演讲来表现梁启超的学识和人品。 3.演讲的一首古诗《箜篌引》:此是朝鲜子高妻丽玉所作。子高晨起划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预习自测: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戊( )戌( ) 叱咤( ) 莅( )临 迥( )异 精悍( ) 激亢( ) 箜( )篌( )酣( ) 畅 屏息( ) 谦逊( )2. 解释下列列词语。叱咤风云:博闻强记:短小精悍:风和日丽:起承转合:3.明“体”析文明白了文章的体裁,有助于确定阅读的方向,选择阅读的方法,把握作品的主题。 此文的标题中有“演讲”一词,不要误以为这是一篇演讲词。 “扫读”文本,我们就知道这是一篇记人的记叙文,此文的写作对象是梁启超。既然是记叙文,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