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蠡县中学高中语文《雨巷》《再别康桥》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 1【学习目标】1.理解丁香、雨巷两个意象,体味诗人感情;2.诵读诗歌,探讨本诗营造氛围的手法;3.学习用美的眼光看待人生的忧苦哀愁。【学习重难点】1.诗中思想内容的分析是重点2.分析新诗的意象,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学习的难点。【知识链接】1、作者生平简历戴望舒(1905.3.5~1950.2.28)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戴望舒为笔名,原名戴朝安,又名戴梦鸥。笔名艾昂甫、江思等。浙江杭县(今杭州市余杭区)人。1929 年 4 月,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这本诗集也是戴望舒早期象征主义诗歌的代表作,其中最为著名的诗篇就是《雨巷》,受到了叶圣陶的极力推荐,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2、时代背景:《雨巷》产生的 1927 年夏天,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黑暗的时代。反动派对革命者的血腥屠杀,造成了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原来热烈响应革命的青年,一下子从火的高潮堕入了夜的深渊。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的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着新的希望的出现,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3、丁香意象:丁香的形状像结,开在暮春时节,诗人们面对丁香花的时候,往往有一种伤春的愁绪,因此有人把丁香看成是愁品;丁香花的颜色以白色或淡紫色为主,颜色并不轻佻,常常赢得洁身自好的诗人的青睐。因此,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丁香花是美丽、高洁和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课前预习】1、初读:读准字音,读准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要求:划分节奏,标出韵脚,反复朗读)字音字形辨识支撑( )彷徨( )寂寥( )惆怅( )颓圮( )彳亍( )2、总结该诗在语音和节奏上有什么特点? 课堂探究一、再读,读出感情,理解意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1、探究:诗歌是依靠形象来传达思想感情的,雨巷是如此的凄清、哀婉,是哪些意象共同组成了这一情境呢?试着来找一下,这首诗运用了哪些意象?并从文中找出描述意象的词语。这些意象有怎样的共同点?这些词语是表示动作、情绪、物态的,选出你认为用得很好的来说说。2、多种美好的意境的组合能创造出优美的意境,使诗歌具有意境美,《雨巷》通过这些意象的组合,呈现出怎样的氛围?课外拓展品析《错误》一诗,请说说“你”是位什么样的人。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你底心如小小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音不响,三月的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