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中学高三语文 阅读材料 西安晚报 别被“狼爸”“4 个孩子进北大”现象迷惑彪悍的“虎妈”引发了一场教育大讨论,人们也围绕“虎爸”的“三天一顿打”争论不休。这样的争论,暴露当下中国父母们在如何教育孩子问题上的焦虑、茫然。三天一顿打,这种棍棒教育、体罚教育,在现代教育理念早就普及的今天,竟然还在被争论,甚至被当作教育典范——许多家长慕名而来,花钱把孩子送到“狼爸”门下接受教育,“狼爸”在受到激励后想将自己的教育方式产业化,开门办私塾,落后的教育方式被竞相追逐,实在令人费解。人们为什么会被这种教育方式所吸引,关键不在于“三天一顿打”,而在于 “孩子进北大”——“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京大学录取”成为狼爸吸引舆论关注的关键。如果没有“孩子进北大”,谈到这种体罚教育,舆论和公众会认为这是一种摧残孩子身心的教育方式,应该被抛 弃。可是,因为有了“孩子进北大”,有了这个炫目的教育成果,一些人失去了清醒的判断和理 智。一俊遮百丑,在很多家长看来,只要孩子能进北大,无论采取什么手段,都是可以的。不是以孩子为中心,不是尊重教育的规律,而是以“教育的成果”来判断。也就是说,当下教 育的问题,并非方式和手段选择上的困惑,而是在方向上陷 入了功利主义的迷思:只 要进名牌 大学,就是好教育。不关心孩子是不是受到了完整的、科学的、全面的教育,不考虑孩 子的感受和身心的健康发展,标准只是一个,就是以高考为指挥棒,以进名牌大学为终极目的。四个孩子中的三个被北大录取——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孩子进北大,就算是 成功的吗?“三天一顿打,孩子进北大”只是个案,类似的体罚和棍棒教育可能很多,可有多少孩子进了北大,而不是走向一种逆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