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普遍联系的》一、教材分析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思想方法。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学好联系的观点对于学习唯物辩证法具有重要意义。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通过“人们对雾霾的热议”的分析使学生理解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通过对“雾霾产生的原因”的深入讨论,使学生理解联系的客观性;通过“雾霾对经济的影响”的探究使学生理解联系的多样性。2、能力目标:通过对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以及雾霾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讨论探究,提高用联系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增强环保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教学难点:联系的客观性。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以社会热议问题“雾霾的产生与影响”为教学情景,通过问题分析落实教学目标。五、教学过程【设置情景,导入新课】播放原创视频:雾霾设计意图:用社会热议问题导入,吸引学生兴趣,配合具有悬疑气氛的背景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迅速带进课堂情境中。【聚焦社会,感知联系】同学们边看视频边思考:探究活动一:为什么雾霾成为 2015 年度的热议话题?呈现联系图:1一、联系的含义及普遍性释疑解惑:联系具有普遍性,是否意味着任意两个事物都有联系?总结: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意味着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联系是有条件的。设计意图:用联系图直观地分析雾霾与人类社会活动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引导学生感知联系的含义及普遍性。二 、联系的客观性探究活动二:雾霾是怎样产生的?在雾霾面前,人们真的只能望“霾”兴叹吗?我们该如何做?释疑解惑:呈现着“人化”特点的人为联系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总结:1、联系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2、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设计意图:联系的客观性是本框的重点与难点,通过层层设问,学生合作探究,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联系的多样性探究活动三:运用联系的相关知识思考,持续性雾霾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吗?如果会,它是通过哪些环节影响我国经济的?呈现关系图:雾 霾人类生活与社会生产废气排放、工业排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