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产权制度的价值取向一、两种不同产权制度的价值选择 当今社会,就世界范围而言,产权保护制度可以从意识形态角度划分为社会主义社会产权保护制度与资本主义社会产权保护制度。并且,这两种保护制度在当今社会占据主导地位。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产权保护制度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但是,无论是资本主义还是社会主义其产权制度的核心并未改变,两种不同的产权制度决定了两种不同的价值取舍。 (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欧洲启蒙思想运动的产物。法国 1789 年《人权与公民权宣言》,把私有财产权规定为人们生来具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作为有产者的资产阶级当家作主,对无产者阶级实行剥削和统治的立足点。资产阶级的生命权、自由权、安全权以及各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利的价值和实现程度,都以这个财产权利为基础。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资本主义法制建设的基础,是对市场经济体制原则与基本经济制度的法律肯定。自由资本主义法制建设中的契约自由原则、过失原则都是以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但是,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正在受到来自实践的挑战。“私有财产”怎样做到“神圣不可侵犯”呢?首先,财产权与生命权发生冲突时,问题如何解决?1997 年,南非政府颁布《医药法》,该法旨在鼓励专利药品的平行进口,以降低专利药价格,并授权制造仿制替代药品。但是,美国商务部、欧共体立即做出反应,并采取司法、贸易多种手段向南非政府施压,提出了侵犯专利权的诉讼程序。美国与欧共体所采取的法律依据是建立在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基础上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一部分人的私有财产的保护,是不是就可以漠视他人的生命权呢?在知识产权领域对私有产权的批判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次,所有权与使用权发生冲突时,问题如何解决? 例如:城镇居民根据租赁合同居住的房子,房子的所有者,不管是公家,还是私人,能随意把住户赶出去吗?作为一种法律原则,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无法解决所有权与使用全发生权利冲突时的矛盾。 (二)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公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社会主义宪法的灵魂,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处于主体地位的法律肯定,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性质。公有财产是实行经济体制改革,继续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立足点。特别是在高度私有化的知识产权制度已经给生产力带来巨大现实威胁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