吓死人的折扣——利润上涨 商家打折活动中喊出的“跳楼价!大甩卖!”只是用来迷惑消费者的烟雾弹。实际上,商家往往是将原来商品的价格提高一倍甚至更多之后,再标上“打五折”,明降暗升,从中谋取丰厚利润。 每逢节假日,商场就会人山人海。因为平日工作太忙,所以很多人也只有节假日才有时间购物,添置一些自己需要的东西。而精明的商家当然不会错过这些赚钱的良机,于是诸多的打折促销活动便会在假日里密集发动。 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是商家的促销“招牌”——“满 400 送 400”、“买一送一”,使尽全身解数,用心良苦地要把每一位走到门前的人都吸引进去。 可是商家真的甘愿做一个傻子,做赔本的买卖吗?商人天生就以盈利为目的,又怎么会让利于广大的消费者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商家先用“打折”、“甩卖”等烟雾弹来迷惑消费者,然后再将商品的标价提高一倍甚至更多,最后再打出“五折”的广告。如此一来,消费者原本认为是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殊不知却是踩到了地上的“陷阱”。而商家正是抓住了消费者这种贪图便宜的心理,获得了滚滚收益。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商家的成本是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部分的。固定成本是相对于变动成本来说的,指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的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并能保持不变的成本,例如厂房建筑、机械设备、卖场租金等都是属于固定成本范围的。而变动成本则与固定成本相反,是指成本的总发生额随着生产或业务量的变动而呈线性变动的成本,例如工人的工资等。这二者构成了生产商品所需的总成本,而每件商品平均摊到的总成本就是平均总成本。 只要商品的出售价格高过了平均总成本,商家就能获利。而商家恰恰就是通过精心计算,使打折之后的价格仍然能够高过平均总成本,而销量的增加,甚至可以使他们获得比平时更高的利润。 所以说,即使是打折降价促销,商家的利润仍然会上涨。 通过对打折现象本质的认识,消费者在面对促销热潮的时候会更加清醒,认识到商家并不傻,总会有利润可赚,因此不会再轻易相信商家所谓的“赔本甩卖”了。 打折的热潮还是在一年年地掀起并持续着。虽然我们不能影响商家的这种行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经济学知识,在这场促销博弈中变得更加理性和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