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框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情景导入学习目标 古希腊有个叫欧布里德的人,他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欧布里德要去告他,朋友笑言:“打你的我是彼时的我,彼时的我非此时的我。你要告,就去告彼时的我吧!”欧布里德为什么会犯如此荒唐的错误?通过本框学习你将知晓问题的答案。 通过分析具体事例,了解运动、静止、规律的含义。 联系自然界和社会生活实例,理解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难点] 结合社会生活的事例,理解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认识到人类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重点]一、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1.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教材“探究问题 1” (1)这句话说明了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之中,任何运动和变化都是有规律的。(2)物质和运动是辩证统一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1)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也是根本不存在的。 教材“探究问题 2” (1)不能。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者精神的运动,是典型的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万物都是客观存在的,客观事物是运动的主体。(2)没有。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运动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3.运动和静止的关系(1)静止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教材“探究问题 3” (1)没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运动、变化中,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2)这句话错在把相对静止看成了绝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大雁塔在西安,故宫在北京,只是它们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但它们始终是处于运动状态之中的,如微观上构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