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分配 第一框 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按劳分配为主体1.基本内容和要求。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3.意义。(1)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2)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从而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3)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4.地位。公有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居主体地位。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生产要素的种类:主要有劳动要素、技术要素、管理要素、资本要素等。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重大意义。(1)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2)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一、全面理解按劳分配情境链接2015 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首先就是要解决工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使基本工资占主体,优化工资结构。问题探究公务员工资属于什么性质的分配?探究分析优化公务员工资结构的重要性。答案:属于按劳分配方式。优化工资结构,利于调动积极性和创造性,利于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探究导学1.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2.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和意义。(1)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2)意义:实行按劳分配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它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特别提示同是公有制,分配却不同。在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但并非公有制条件下所有的分配方式都是按劳分配。(1)公有制经济中退休人员的退休金不属于按劳分配,退休金属于社会保险中的养老保险。(2)公有制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福利性分配不属于按劳分配,不体现劳动的质量和数量的差别。【例 1】 我国现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下列分配方式属于按劳分配的是( )A.专利技术所得B.国有企业职工的奖金C.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所得D.外资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分配制度的相关内容。按劳分配适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等,因此 B 项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