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思想品德课需扩展生活化教学 内容提要:新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以初中生逐步扩展的生活为建构基础,关注学生的成长需要与生活体验,以学生能够接受和乐于参与的方式组织和表述教学内容,以层次不同的系列开放性情境作为学生活动的素材,要想更好地、有效地实现新教材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思想品德课教师在使用教材,实施教学时,要树立新观念,创设课堂情境,创造新教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收获,即教学方式活动化,活动内容生活化。关键词:思想品德课 扩展 生活化教学 创设情境 传统思想品德教材更多地是基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考虑和成人世界的品德要求出发,强调内容设计中的逻辑性和内容标准的整齐划一,带有浓郁的学科化痕迹,没有从学生真实的思想品德发展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来设计学生思想品德课程。由于传统思想品德课程设计从整体而言脱离学生实际,面对教材,学生只可能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的主动性得不到充分有效地发挥,思想品德课无法对学生思想、情感、智慧构成有效的吸引和挑战,导致当前思想品德教育的失效性。 近几年来,生活化教学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生活化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的真正归宿,生活化是解决以往思想品德课诸多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它是针对以往品德课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忽视学生成长需要,成人化,政治化,模式化等弊端而在新课标理念的教学思想和方式。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是要着力从学生成长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现状,问题和需要出发,从内容到形式都力图打破传统的学科似柜架体例,真正使教科书的编写发生实质性的转向,由面向成人世界的规范设计转而面向学生的品德与生活实际,因此,思想品德课需扩展生活化教学,生活化教学需要不断扩展,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思想品德教材编写生活化 教材编写生活化,即新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编写教材注重面向学生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生活。一方面,试图从学生生活视角出发,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内容和形势,另一个方面又在其中渗透对学生的引导,教材设计面向生活又高于学生日常生活。 现在,我们正使用的这套湘教版教材,就是以中学生不断拓展的生活为编排线索,从初中学生切近的生活空间与生活内容出发,体现学生生活不断扩展的需要: 七年级上册主要以“走进中学”对中学生生活的理解与适应作为基本生活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