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产业技术 中国的资源禀赋是油、气短缺,煤炭相对丰富。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5年,全国煤炭产量亿 t;2025 年,产量为亿 t,同比增加亿 t,同比增长%。2025 年我国原油产量万 t,2025 年原油产量达亿 t,海关总署统计数据:2025 年我国净进口油品近 2 亿t,其中原油进口 17472 万 t,成品油进口2182 万 t,原油对外依存度已达%,逼近 50%的警戒线水平。2025 年,我国天然气产量693 亿 m3,进口量 39 亿 m3,表观消费量 732亿 m3;2025 年,天然气产量达 761 亿 m3。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估计,2025 年我国煤炭需求量将达 30 亿 t 以上;另据有关资料介绍,2025 年至 2025 年的 3 年内,我国原油目标产量分别是亿 t、亿 t 和亿 t;天然气目标产量分别为 860 亿 m3、1050 亿 m3 和 1200亿 m3。在我国这样一个煤炭资源大国,其主要化工产品完全由石油作原料生产是不现实的。尽管我国煤化工产业的进展目前面临一系列问题,例如结构不合理,行业的中小企业较多而大型现代化高新技术企业较少;布点太多,造成产业结构雷同;产品附加值较低,有些后续应用技术没有跟上等,但进展煤化工符合我国国情,且国家政策总体上持支持态度。 一、我国煤化工现状及分类 我国煤化工现状 我国煤化工进展速度相对较慢,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的煤焦油工业较落后,主要表现为设备加工能力小,工艺水平低,产品品种少,能耗高,环境污染严重等。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煤焦油分散加工,形不成规模。目前上海正着手筹建国内一流的煤焦油蒸馏装置,必将大大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代表煤化工技术水平的煤气化技术也落后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合成氨产量居世界第一,无烟煤或焦碳合成氨的生产能力约占全国合成氨生产能力的 65%左右,但生产工艺落后,能耗高,污染严重。我国甲醇的现有生产能力为 300 万 t/a,其中规模最大的装置有上海太平洋集团公司以煤为原料的生产装置,年产 20 万 t 甲醇;齐鲁石化公司第二化肥厂引进的 10 万 t/a 生产装置。其余的装置年生产能力为几千吨到几万吨不等,且技术落后、规模小、能耗高。另外,以煤为原料合成碳酸二甲酯、甲酸甲酯等可望实现工业化。 分类 1.传统产品领域 要对与石油化工路线相比具有比较优势的煤化工的产品领域大力进行技术改造,并促使企业改制、改组,设法做强做大,增强国际竞争力。加大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对与石油化工路线相比具有劣势的产品领域宜加速淘汰、关闭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