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的根本在人辞旧迎新的时候本该是充满欢笑与祝福的,但有一些人却在悲伤、痛苦,因为他们刚刚失去了亲人。2025 年 12 月 27 日 23 时 30 分许,XX 省介休市鑫峪沟东沟 XXXX 有限公司发生井下瓦斯燃烧事故,12名矿工遇难;28 日凌晨,云南省双柏县麻栗树煤矿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班的 11 名矿工失踪。透水、瓦斯爆炸、坑道坍塌这些都是缠绕着煤矿生产的可••••••怕梦魇,也是对煤矿工作人员生命的重大威胁。今年以来全国各地报告诸多煤矿安全事故,加强生产安全,维护矿工生命健康,已刻不容缓。笔者认为,要有效预防矿难,最主要的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科学基本问题的理解。事故的直接原因分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即硬件设施)的不安全状态,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事故占事故总数的 80%以上,美国杜邦公司说此比例是 96%,美国国家安全理事会说是 90%,著名安全科学家海因里希则说是 88%。所以煤矿事故预防应该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据初步讨论,我国目前只有 20%以下的安全科学讨论项目是讨论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其余 80%以上的科研项目是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假如把科研作为企业应用的导向的话,则可以说企业的事故预防策略中只有 20%以下是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的,而有 80%以上是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的。这就形成了事故直接原因“8:2”和事故预防策略“2:8”的“大调角”,事故预防效果不甚理想、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也就不难理解了。从国家到企业,需要立即改变这种“调角”格局,不要过于重视研发只有很好宣传、参观效果的装备,才能有效预防矿难。同时,重大事故的发生有两条路线:根据国际劳工组织 1993 年发布的 174 号国际公约,重大事故的发生是由重大危险源引起的;而根据海因里希的“事故三角形”理论(也叫做安全累积原理),重特大事故的发生是由日常各种微小事故(或者微小危险事件)累积而成。重大危险源特指包含危险化学物质的单元体,这种特定的单元体并不很多,所以预防重特大事故的重点就应该是加强日常各种微小事故(或者微小危险事件)的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不能够有一点点的疏忽,假如发现任何不正常微小事件,必须立即解决,否则就有发生重大事故的危险。前面已经提到,事故的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但是仅靠消除事故的直接原因预防事故是不够的,所以必须找到事故的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以便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根据大量的案例分析,我们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