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为啥收效不明显在孙家湾矿难前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国已发生过两起死亡过百人的特大矿难,去年一年,全国有 6000 多人死于煤矿事故。孙家湾矿难再次发出拷问——— 正月初六,一场巨大的灾难突然降临辽宁阜新孙家湾煤矿。到 18日下午,213 个矿工鲜活的生命已被瓦斯爆炸引发的这次矿难无情夺去。 从 2 月 14 日灾难发生到现在,悲伤的气氛一直笼罩在孙家湾。这个煤矿所在的阜新市,因煤而兴,曾给国家供应了大量煤炭,如今已经资源枯竭,许多矿工失业转岗。因此,在孙家湾矿工作的矿工,在当地算是收入比较稳定的。在阜新,只靠一人劳动支撑全家生活的家庭很多,这次矿难注定要造成许多家庭的困难。 频发的矿难已成我国安全生产的“老大难”问题,它不停地拷问着我国煤矿安全体制的有效性。2025 年元旦,温家宝总理专程赴陕西看望铜川矿难员工的家属,他流下了热泪。温家宝表示:矿难留给我们血的教训。我们一定要重视强抓安全生产,不能再让这样的悲剧发生。要对矿工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后代负责。 面对矿难不断发生,矿工不断死伤的惨痛现实,人们不禁追问:我国政府屡次下令,要严格管理煤炭生产,为何仍收效甚微?我国煤矿安全体制的有效性到底如何才能提高?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梁嘉琨分析,我国煤矿事故频发有五大原因: 从自然条件看,我国 60%至 70%的煤矿是在复杂和极复杂的构造条件下进行开采;从生产开采条件来看,煤矿整体技术情况比较落后,国有煤矿机械化程度虽已达 60%至 70%,但大量的乡镇煤矿机械化程度很低,装备水平落后;从历史和政策的原因来看,煤矿安全投入欠账非常大,仅国有煤矿在安全工程、装备和设施方面欠账就达 500亿元左右;煤矿从业人员的整体文化素养相对较低,生产过程当中违章、违规违章现象严重;部分企业忽视安全,一味追求利润,超能力生产也是事故多发的重要原因。 “煤炭开采管理混乱,多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必定会使安全整顿难以见效,”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井专家张向东教授说,“管理问题还在其次,首要的是我国缺乏一部矿山综合治理、矿山安全、矿山灾害治理的法规。”不过,也有专家指出,即使有了法规,地方保护主义也会使法规形同虚设。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教授张雄伟提到,众多有文化、有技术的人才很难充实到煤矿生产中,据统计,近几年以来煤炭行业毕业生在煤炭行业的就业率不到 5%。“这就造成恶性循环:队伍素养越差,违规违章指挥、违规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