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控制技术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控制技术_第1页
1/2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控制技术_第2页
2/2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控制技术1.有毒物质这些物质如经吞咽、吸入或与皮肤接触易于造成死亡,严重损害或损害人体健康。2.腐蚀品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坏的固体和液体。与皮肤接触在 4h 内出现可见坏死现象,或温度在 55℃,对 20 号钢的表面均匀腐蚀率超过 6.25mm/a 的固体或液体。按化学性质分为以下 3 项(1)酸性腐蚀品 如硫酸、硝酸、盐酸等。(2)碱性腐蚀品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等。(3)其他腐蚀品 如氯化钠、氯化锌、亚氯酸钠溶液等。3.生产性毒物毒物是指较小量进入人体引起人体健康损害(中毒)的化学物质。各种生产过程当中产生或使用的毒物统称为生产性毒物。4.毒物进入人体的三个途径生产性毒物可通过呼吸道、皮肤、消化道三条途径进入人体。经呼吸道吸入并通过肺吸收,是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有些毒物可以通过皮肤吸收进入人体内,如有机磷农药、苯胺,只要与皮肤接触,就能被吸收。经消化道进入引起职业中毒的机会极少,但是假如个人卫生习惯不良,在有毒车间内吸烟、吃东西。饭前不洗手,也可使少量毒物进入消化道被吸收。5、职业中毒的概念由毒物引起的疾病状态称为中毒。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当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产生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6、急性职业中毒的现场处理对于严重缺氧环境,必须先予通风,参加抢救人员需佩戴供氧式防毒面具。对于其他毒物也要实行有效防护措施方可进入抢救。吸入中毒的病患,应首先从中毒现场抢运到新奇空气处,保持宁静、保暖。解开衣扣和裤带,保持呼吸道通畅。经皮肤吸收中毒的病患,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清水或解毒液彻底冲洗皮肤,毛发甚至指甲缝中的污染,都要注意清除。经口中毒的病患及时催吐、洗胃、导泻,但强酸、强碱等腐蚀性毒物口服后不宜催吐、洗胃,可服牛奶、蛋清以保护胃粘膜。抢救时要进行认真检查,抓住重点。假如呼吸困难,应当立即用氧气吸入。心跳、呼吸停止者进行胸外心脏挤压术和对口人工呼吸。现场若备有特效解毒药品,要及时使用。经初步抢救后快速转运到附近医院进一步抢救治疗。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控制技术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