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足用活安全检查手段 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质量安全检查是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最简接、最常用、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也是预防事故、发现安全隐患、指导整改的必要工作。在工作落实上存在检查目的不明确、检查内容不全面、检查方法不科学、检查结果不真实、检查整改不到位等诸多问题,用足用活安全检查手段,提高各级安全监督管理质量和效益,是贯彻落实“隐患治理年”目标要求,在更高层次上推动生产安全工作健康有序进展的重中之重。 一、明确安全检查目标任务。“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隐患是安全生产各种矛盾问题的集中表现,是滋生事故的土壤。隐患不除,事故难绝,消灭一个隐患,就是避开一次事故,放过一个隐患,就是纵容一次事故的发生。隐患哪里来,不可能由生产经营单位送上来,也不可能坐在办公室编出来,只有通过各级认真细致、反反复复的检查得来,只有通过广阔从业人员的自查得来。检查的态度决定检查的质量,检查的方法得当,将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反之检查只会成为无用之功,无为之劳。要深化做好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各级必须树立安全检查无小事的观念,特别重视安全检查、坚持常常检查、深化具体检查,以求检查 1 次解决诸多问题。检查前要有明确的计划,搞清检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分清检查的责任;做好检查的准备,提前学习相关政策规定,熟悉相关内容,掌握基本方法,做到有备而去,防止盲目蛮干、随意任性、劳民伤财、兴师动众和无功而返。 二、把握安全检查重点内容。安全检查各有不同,内容千差万别,却有规律可循,就安全生产来讲有共性可言。一看证照。查这个企业有没有取得各有关单位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业主有没有资格证书;特别工种操作证办了没有,过期了没有。二看制度落。查安全生产相关制度有没有,内容全不全,符不符合实际,各种记录记载规不法律规范,依据制度规定一项一项核实、一条一条严格检查。三看责任。查生产经营单位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否健全,尤其是主要岗位、关键部位人员的责任清楚不清楚,工作程序、方法要领掌握不掌握;对发生的事故是否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进行了查处,效果如何;四看标识。查有没有设置安全警示语牌、警示牌,从业人员知道不知道相关要求,熟悉不熟悉生命通道等自我保护知识;五看培训。查三级教育是否落实,有没有教育资料,内容合不合理,记录真不真实、效果是否突出。六看现场。查生产场所秩序,工作环境符不符合劳动安全卫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