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电容器的电容第 14 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容器结构以及常用的电容器种类。2、理解电容的定义式 C=,并会进行有关的计算。3、知道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什么因素有关。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节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实验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电容器两极板带等量异种电荷,体现物理学中的对称美;渗透内因、外因关系的观点教学重点:电容的概念及决定电容大小的因素教学难点:电容的概念,电容器上各物理量变化情况的讨论教具准备:静电计、平行板电 容器、铁架台、电介质板、电容器示教板(上装各种电容器)、电容器的幻灯片、电池组投影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在电子电路中,有一种重要的电学元件——电容器,它有着广泛的应用。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器件,有怎样的作用,在使用中应注意什么问题?这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二、质疑讨论质疑讨论 1:什么是电容器及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电容器:任何两个彼此绝缘又相隔很近的导体,组成一个电容器。平行板电容器就是一种最简单的电容器。充电:电容器两板分别接在电池两端,两板带上等量异种电荷的过程。放电:充了电的电容器的两板用导线相连,使两板上正、负电荷中和的过程。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每个极板所带电荷量的绝对值.质疑讨论 2:充电后两 板间有了电场,具有电场能,你能分析一下充电、放电过程能量如何转化?充电:电源能量→电场能;放电:电场能→其他形式能质疑讨论 3:一个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如何描述呢? 可用电容器所带电量与两板间电压的比值来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的本领。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电容来描述。电容器所带电荷量 Q 与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势差 U 的比值,叫做电容器的电容,在数值上等于使两板间电势差为 1 V 时电容器所带电荷量。思考:C 由 Q、U 决定吗?C 不由 Q、U 这些外界因素决定,因为引入 C 是描述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是电容器本身的特性,故 C 由自身条件决定。物理意义:电容是表示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的物理量。单位:法拉 符号:F 1F=1 C/V 1 F=106μF=1012pF质疑讨论 4:影响平行板电容器电容的因素有哪些?静电计:测量电势差。它的金属球接一导体,金属外壳接另一导体,从指针的偏角可测出两导体间的电势差。演示分析:决定式:(平行板电容器),式中 k 为静电力常量。质疑讨论 5:常用电容器有哪些,如何分类?分固定电容器和可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