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课年级高一课题课时 2.7 《力》整合与评价课程类型复习课课程学习目标目标解读1.理解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判断方法。2.能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3.深刻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意义,能熟练应用相应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学法指导三种力的认识是本章的基础,物体的受力分析必须准确,再利用力的合成和分解来解决问题。课程导学建议重点难点掌握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特点,运用力的合成和分解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建议本章复习课建议用 1 节课的课时,关键仍然在对基础问题的复习上,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的概念和产生条件及对其大小、方向的认识,并能够正确地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现阶段受力分析也只分析物体受力个数比较少、简单的情况,注意教学的层次性和渐进性。课前准备本章知识学生的掌握情况可能有比较大的差异,要了解大多数学生处于什么状况。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收集学生提出来问题,注意一题多解的准备。导 学 过 程 设 计程序设计学习内容教师行为学生行为媒体运用预习过程梳理知识确保每一位学生处于预习状态。回顾本单元内容,可以查阅教材和以前的学案,对本章内容的知识体系和重点难点有所了解。PPT 演示课题及学习目标完成学案巡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进展,学生填写学案的情况。尽可能多得独立完成学案内容,至少完成单元体系构建的内容。结对交流指导、倾听部分学生的交流,初步得出学生预习的效果情况。就学案中有疑惑的内容与结对学习的同学交流。课堂探究小组讨论小组展示补充质疑教师点评主题 1: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总结弹力、摩擦力的特点,如何判断弹力、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1)分析甲、乙两位同学谁对谁错,为什么。(2)说说对于发生微小形变的物体是否存在弹力以及静摩擦力,我们该采用什么方法判断。(3)说说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有什么特点。口头表述主题 2:受力分析总结受力分析的步骤,介绍整体法和隔离法的选择。(1)画出各图中物体的受力情况。(2)结合第一问中所画的受力分析,思考一下画受力分析的步骤。(3)说说受力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口头表述、板书主题 3:将已知力 F分解成两个分力F1、F2的情况让学生掌握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力的合成和分解的特点。依次分析下列问题:(1)已知两个分力 F1、F2 的方向,求两个分力 F1、F2的大小,能分成几组情况的分力?(2)已知一个分力 F1 的方向和大小,求 F2的大小和方向,能分成几组情况的分力?(3)已知一个分力 F1 的方向和分力 F2的大小,求分力 F1的大小和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