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万有引力定律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 (1)了解人类对天体运动探索的发展历程.(2)了解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过程(3)知道万有引力定律(4)知道引力常数的大小和意义【过程和方法】(1)查阅资料,了解“地心说”与“日心说”模型提出的历史背景(2)了解“地心说”与“日心说”模型建立的依据,认识物理模型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用(3)通过对“地心说”与“日心说”争论的评述,提高交流、合作能力.(4)以科学探究的方式,了解牛顿是怎样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由人类对天体运动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想像力建立在对事物长期深入的思考基础之上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提出,除科学的想像力外,更离不开对物体间作用力的长期深入的思考。 (3)树立把物理事实作为证据的观念,形成根据证据、逻辑和既有知识进行科学解释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 是以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考”为主线展开讨论,展现了科学发现的过程,让学生领悟到科学发现的艰辛,同时体验到科学发现的乐趣。教学难点是以牛顿对“苹果落地的思考”为主线展开讨论,展现了科学发现的过程,让学生领悟到科学发现的艰辛,同时体验到科学发现的乐趣。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讨论与交流的方式教学过程一、天体究竟是做怎样的运动?1、日心说和地心说(1)在古代,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了“地心说”让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某个学习小组代表来讲解(2)哥白尼的“日心说”及其重要意义让学生预习的基础上,让某个学习小组代表来讲解2、开普勒三大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又叫椭圆轨道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2)开普勒第二定律(又叫面积定律):太阳和行星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3)开普勒第三定律(叉叫周期定律):所有行星的椭圆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跟用心 爱心 专心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数学表达式为: KTR23其中,R 为椭圆轨道的半长轴,T 为公转周期,K 是与行星无关的常量。二、苹果落地的思考: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1、天体为什么这样运动,科学家的猜想与假设 结合课本 P43 图 3-1-4,让学生阅读后回答,并以此说明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2、 对“苹果落地”的思考,采用引导探究法,从图 3-1-5 的思考开始,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不论是很高的苹果树还是很矮的苹果树,树上的苹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