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超重和失重[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体验,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理解产生超重、失重现象的条件和实质.(重点、难点) 2.进一步熟练掌握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一、重力的测量 方法一:先测量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g ,再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得:G = mg .方法二:利用力的平衡条件对重力进行测量.将待测物体悬挂或放置在测力计上,使它处于静止状态,这时测力计的示数反映了物体所受力的重力大小.二、超重和失重1.超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A(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的加速度.2.失重(1)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2)产生条件:物体具有 B(A.竖直向上 B.竖直向下)的加速度.(3)完全失重① 定义: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状态.② 产生条件:a=g,方向竖直向下.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物体静止时,测力计的示数就是物体的重力. (×)(2)物体向上运动时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3)物体减速向下运动时处于失重状态. (×)(4)物体处于失重状态时重力减小了.(×)(5)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只受重力作用,加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 [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即“上超下失”,故只有 B 正确.]重力的测量重力的测量方法一般分为两类:动力法和静力法.(1)动力法是根据物体受力后运动状态的改变测定重力.例如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由落体运动等来测量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值,则 G=mg.(2)静力法是根据物体受力后的平衡状态测定重力,例如,弹簧测力计竖直悬挂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利用二力平衡知测力计的示数大小等于重力大小.【例 1】 关于重力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下端悬挂一重物,弹簧测力计读数大小一定等于这个物体重力的大小B.重力是物体固有的属性C.质量一定的物体,其重力大小也一定D.同一物体在北京的重力大于在赤道上的重力D [不是任何情况下,弹簧测力计的读数都等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