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火灾的扑救由于电缆火灾具备隐蔽性、延燃性、烟毒性,给火灾的扑救造成了及大的困难。电缆大多敷设在电缆隧道、沟道和槽架内,比较隐蔽,人员巡视极难,不方便,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是装设缆式感温报警装置,可尽早发现火情并判明着火部位,有利于将火灾扑灭在萌芽状态。电缆的绝缘和护套大多为易燃材料,因而在火灾中电缆本身也最容易成为延燃、扩大火灾的途径,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实行阻燃措施。一般电缆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其中含有对人体有毒害作用的 HCl、CO、CO2 等气体。当 HCl 浓度高于 0.1%时,或 CO 浓度高于1.3%,或 CO2 浓度高于 10%时,人体吸人就会导致昏迷和死亡。而电缆火灾事故所产生的烟气中,这些有害气体的含量一般都会高于上述危险值,人体直接吸人这种烟气必定危及生命。烟气的另一种危害是使火灾现场能见度下降,被困人员因失去视觉而无法正确选择逃离路线,最终失去脱险机会。为此,生产现场应当配备足够的正压式呼吸器和应急手灯,以便救人和逃离时急用。目前,大多数单位都未装设电缆自动灭火系统,电缆着火后一般都需人工灭火,在扑救火灾时必须注意以下事项,并写人防火预案之中:(1)电缆起火时,应根据报警装置信号或现场查看,判明起火区域部位并快速报警。同时,应尽快通过改变运转方式将火情所涉及的电缆退出运转。(2)必须首先切断起火电缆及其他周围相邻电缆的电源后,才能开始进行扑救工作。(3)在专业消防人员未到达前,生产现场的运转负责人(值长、调度)应担负扑救工作的统一指挥。消防人员到达后,在移交救火指挥权的同时,还应交待生产现场危险部位(比如带电、高温、高压设备分布)。(4)救火过程当中要把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注意防止发生触电、中毒、倒塌、坠落及爆炸等伤亡人员的派生事故。派专人负责临场监督施救人员的行为安全,是值得借鉴的有效作法。(5)进入电缆夹层、隧道、沟道内灭火人员应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以防中毒和窒息。在不能肯定被施救电缆已全部停电的情况下,扑救人员还应穿绝缘靴并戴绝缘手套。施救中禁止用手直接接触电缆外壳,也不准移动电缆。(6)扑灭电缆燃烧,可使用干粉、二氧化碳、1211、1301 等灭火剂,也可使用黄土、干沙或防火包进行覆盖。若火势较大时,还可使用喷雾水扑灭。装有防火门的隧道,最好将失火段两段的防火门关闭,使其内的空气无法补充而窒息灭火。若使用上述方法还不能有效地控制和扑灭火灾,可考虑采纳向着火的隧道、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