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车间注意事项一、电镀人员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及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维护方法。非本工种人员不允许随便操作。二、工作之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并认真地检查设备。三、工作之前应该先打开通风装置,然后再进行工作。四、在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和吸烟,防止药水入口。五、向槽内倾倒有毒物品时,操作者必须站在上风方向,防止风从正面吹来引起中毒事故。六、操作时不得直接用手接触电镀溶液。不准站在酸,碱及其它腐蚀物品的槽沿上面工作。七、强酸储存在带塞的瓶中,不准超过容积 4/5;碱要储存在封闭的铁筒内。八、搬运酸液和倒酸时,应采纳专用小车或妥善抬具。认真检查酸桶,无裂纹时再小心搬运和使用。九、电镀用辅助材料,有毒有害物品及三酸等要有专人严格保管,防止乱拿乱用。十、电镀件必须彻底清洗消毒。防止将带有氰化物的零件送往加工单位。十一、电镀废水必须进行处理,并经化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后方能排放。废水及废酸桶、槽引流时,要用吸筒、漏斗,禁止用嘴吸引流。十二、存放有毒物品的容器应统一管理,严禁到处乱扔。十三、氰化镀槽的操作人员,下班时应用消毒液对手、脸各部进行消毒。未经消毒处理的个人防护用品不准带到其它场所。十四、工作完后,要切断电源气源,盖好镀槽,关闭风机,做好清洁,将工件堆放整齐。十五、电镀生产中碱性溶液应用较多,如化学除油、电解除油、氧化及有色金属精密件去氧化等。碱液对人的皮肤和衣服有较强的黏附性及腐蚀性,腐蚀时有灼热的感觉。在生产中使用碱溶液时,应掌握如下的安全操作知识。1、操作温度(除氧化溶液外)一般不宜超过 80℃,以免碱液蒸汽雾粒外逸,影响操作环境和损害工人的皮肤和衣服。2、操作时,工件进出溶液的速度应缓慢,严格防范碱液溅出损害人体。3、氧化,发黑溶液升温时,用铁棍将其表面硬壳破裂,防止内压作用溅出的碱液伤人。4、碱液粘在皮肤或衣服时,应当立即用清水冲洗洁净。皮肤可用2%左右的醋酸或 2%的硼酸溶液中和清洗洁净,待皮肤干燥后涂以甘油、医用凡士林、羊毛脂或橄榄油等。若吸人体内,只有轻微的感觉不适,可内服 1%的柠檬酸溶液,多饮牛奶、黏米汤。严重灼伤者,送医院治疗。十六、配制和使用酸液时,应有抽风装置,工作者应佩戴好相应的防护用具。在生产中使用碱溶液时,应掌握如下的安全操作知识。1、配制单酸的酸蚀溶液时,必须是先加水,后加酸。2、配制混合酸蚀液时,应该先加相对密度小的酸,后加相对密度大的酸,如配硫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