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签订之后什么时候生效离婚是夫妻关系的结束,是极不幸的结局。假如决定离婚,离婚协议便成为离婚的一项重要程序。离婚协议是离婚当事人根据双方的协商达成的一份书面协议,其中规定了夫妻离婚后的分居、子女抚养、财产分割等事宜。那么,离婚协议签订之后,什么时候生效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分别讨论两种不同类型的离婚协议-民事调解协议和诉讼判决离婚协议。一、民事调解协议民事调解协议是由离婚当事人在未进行诉讼的情况下自愿协商达成的一份书面协议。离婚协议签订后,需要到当地民政局登记离婚手续。此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五十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可以在离婚登记之前申请修改或撤销协议,只要双方经过协商就可以进行修改或撤销。所以,“民事调解协议”签署之后,协议立即生效。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提交民政局的离婚申请书中,双方需要签署“就离婚事宜作出协议,自愿离婚”的声明,确认双方无任何异议,同时也需要在申请材料上加盖公章,以此方可被民政局受理。假如出现其中任何一种情况,否则就需要进入诉讼程序。二、诉讼判决离婚协议诉讼判决离婚是通过诉讼程序由法院对夫妻关系作出裁判并解除婚姻关系。在此情况下,离婚协议需要经法院认可。假如夫妻双方在离婚诉讼过程中自愿达成协议,法院会根据协议内容宣判离婚,并对协议内容进行认可。法院的离婚判决书是离婚协议具体生效的时间点,并且在该判决生效后,离婚协议的内容才得以实现。因此,“诉讼判决离婚协议” 签署之后,需要等到法院的离婚判决书生效后,协议内容才得以实现。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假如双方在离婚协议中对房产、婚前债务等重要财产问题达成协议,需及时办理相关的过户及公证手续,以免产生后续的法律纠纷。结论总的来说,离婚协议一旦签订,就不要随意地撤销或修改,这样会对离婚协议生效造成影响。在民事调解协议中,协议立即生效,在诉讼判决离婚协议中,需要等待法院生效后,协议内容才能够实现。无论是哪种情况,离婚当事人想要避开将来发生后悔和法律纠纷,就一定要在签订离婚协议之前,仔细地考虑协议的所有细节和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