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科学防控安全生产的“蝴蝶效应”

科学防控安全生产的“蝴蝶效应”_第1页
1/2
科学防控安全生产的“蝴蝶效应”_第2页
2/2
科学防控安全生产的“蝴蝶效应”从科学角度看,美国气象学家洛伦兹讨论发现的“蝴蝶效应”,反映出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具备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会造成未来极其巨大的差别。这有点不可思议,但事实的确如此,“蝴蝶效应”早已经在一次次悲惨的事故中得到了印证。在《一盏台灯引发的 21 条生命悲剧》故事中,事故苗头缘由一盏台灯而起,13 条死亡追悔留言里记录着每个人所犯下的疏漏和那些一环套一环的安全隐患。但是,就因为没有一个人以强烈的责任心去重视并防控隐患的蔓延,最终酿成了船毁人亡的惨痛后果。1986 年 5 月 12 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载着人类征服宇宙的希望腾空升起,只因为一块小小的橡胶垫片出了问题,67 秒后,价值 5 亿美元的航天飞机连同 7 名宇航员的生命就灰飞烟灭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件件惨痛的事故警示我们:任何事物进展都有其自身规律,事故也不例外。当我们认识和掌握了事故的发生进展规律,并从中总结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折断“蝴蝶的翅膀”,捣毁“蝴蝶效应”滋生的温床,从而避开事故的发生;反之,假如我们蔑视事故的发生进展规律,那么一颗螺丝钉、一块小垫片、一个小烟头,都可能会在“蝴蝶效应”的作用下无情地把人们推向灾难的深渊。据国家安全部门统计,70%至 80%的事故是由员工思想麻痹、有章不循造成的。由此可见,安全规章和准则都是以血的代价换取的。但是,许多事故当事人都太高估自己,太信任经验。殊不知,以违反安规为基础的自信,恰恰成了不负责的自负行为,害人害己,进而导致一幕幕触目惊心的人间惨剧的上演。安全之路无止境。为了社会、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我们要从科学的角度认识“蝴蝶效应”在安全生产过程当中的积极作用。任何微小事件,只要及时引导、加以调节,同样将会产生好的轰动效应。在发电企业的安全生产过程当中,假如人人都能够自觉强化安全意识,仔细学习作业章程,高度重视“蝴蝶效应”,时时注意排查工作中的隐患和问题,捕捉对安全生产有益的“蝴蝶”,那么,一切灾祸将消灭于萌芽之中,企业的进展也会插上腾飞的翅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科学防控安全生产的“蝴蝶效应”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