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者必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安全与员工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但是在风平浪静的时候,人们又往往忽视了安全。简化工作程序违章操作,麻痹大意冒险蛮干、急功近利违规违章指挥等现象屡禁不止,从而引发了大大小小的事故!为了从根本上遏制安全事故的势头,企业管理者必须要有效提高安全管理水平。1. 管理者必须超前管理抓安全安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抓到位的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工作。安全管理不能总是停留在事后处理阶段,不能重说教、重制度的制定,而轻落实、轻过程管理、轻事前预测。假如重大事故的发生后,才对事故原因进行反思,才召开紧急会议传达各级领导的安全讲话精神,才组织安全大检查等,就晚了。亡羊补牢固然重要,能够避开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但人员的伤亡、经济损失再也无法弥补。因此,忽视事故前的查隐患和风险预防是不可取的,管理者要树立安全超前管理的理念,加强员工日常教育,改变那种“经验型”、“事后型”急风骤雨式的管理模式,把管理的重心转向“预测型”、“超前型”、“过程型”,提前规划和行动,超前运转,持之以恒地抓下去,才能防患于未然,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2.管理者必须摆正“安全与效益”的关系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成本使企业的进展面临严峻挑战,内部挖潜、控降成本大势所趋,管理者要保持清醒头脑,摆正安全和成本、安全和效益的关系,不能因陋就简,顾此失彼,只重视生产效益,而忽视“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的辨证关系。日常性工作中,要针对具体工作、具体环境条件做详细安排抓落实,不能以“注意安全”简而代之,要牢记安全就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有力保障。美国杜邦公司将安全作为一种品牌来塑造营销,作为一种生意来经营运作,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几十年安全生产无事故,成为各行各业学习推广的典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管理者应从中吸取借鉴成功的管理经验,指导自己的管理实践。应站在企业长远进展的高度,树立“安全就是成本、安全就是效益”的管理理念,将必要的安全投入作为企业战略投资的成原来重视;要时刻将员工的安危放在心头,将安全当成一种职责、一项义务来履行,当成经营效益来对待,不能无知盲目地赶速度、抢时间,最后酿成大祸。3. 管理者必须培育员工自觉的安全习惯一个人良好的工作习惯、心理认知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更不是短时间的强制监督和约束就能达到的,需要经过长期的感化和锤炼才能形成,才会以一种无形的约束力来控制从业人员的违章违纪行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