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广泛普及因素分析 篮球运动自 19 世纪 90 年代传入中国后,进展至今,已经是目前我国群众基础较好的一项体育运动项目。根据卢柏史达治全球讨论公司调研的数据显示:“在中国,篮球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 19%,超过两亿人。”[1]同时有数据统计显示,年龄在 15至 24 岁之间的中国男性,有 83%自称是 NBA迷。NBA 的官方网站近 1/3 的访问流量来自NBA 中文网站,联盟的竞赛在中国 50 多个电视台播出。[2]2025 年,中国青少年男子篮球队的主帅吴庆龙曾表示说,“篮球是当前中国最为流行的运动。篮球排第一,足球排第二,乒乓球排第三。”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篮球运动在中国的群众基础以及普及率之高,甚至超过了篮球文化的主要输出国美国。 一、篮球运动国际传播的要素构成 在传播学中,传播过程中的“5W 模式”即传者、受者、信息、媒介、效果,也可把篮球运动的国际化传播视作是由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效果等要素构成的一个整体。传播媒介是连接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桥梁,是实现篮球运动国际化过程中无法或缺的环节。受者是篮球传播过程中的前提条件。传播效果是衡量篮球运动在国际化传播中的目标实现程度。篮球运动的传播类型主要有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四种形式。 二、篮球运动在中国传播学因素的分析 传播者 篮球运动在中国国内得以蓬勃进展,很大程度上与该运动项目的传播者密不可分。传播者的素养与数量决定着传播效果。推动篮球运动在我国进展的传播者主要可以分成传播机构和个体传播者。传播机构,初期我国的篮球运动文化是殖民入侵结果,在这一时期篮球运动的主要传播机构主要为基督教青年教会。由于基督教会来到中国最主要的使命是推广基督教,但是受到中国本土文化的抵制,篮球运动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殖民者进行文化殖民的最佳手段。清末时期的个体传播者主要是由清政府派遣出国的留学生,他们在归国后带来了一系列西方先进文化思想。现代篮球运动传播最大的功臣莫过于国际篮球协会和美国NBA 职业联赛。 传播内容因素 体育传播的内容结构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体育物质文化形态信息;第二个层次是体育制度和运动行为信息;第三个层次是运动技术体系信息;第四个层次是体育精神文化形态信息。[3]篮球物质文化形态信息的传播。篮球物质文化包括篮球场地规格、篮球重量、篮框、篮架高度、篮球服装等等。国际篮球运动联合会对以上这些都做出了统一的规定,其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