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一中2020届高三理综(物理部分)第三次练习试题高三()班姓名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依次通过A、B、C三点,位移SAB=SBC,已知物体在AB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5m/s,在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3m/s,那么物体在B点的瞬时速度大小为A.B.4.25m/sC.D.4.0m/s15.“儿童蹦极”中,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悬点等高、完全相同的两根橡皮绳.质量为m的小明如图所示静止悬挂时,两橡皮绳的夹角为60°,则A.每根橡皮绳的拉力为B.若将悬点间距离变小,则每根橡皮绳所受拉力将变小C.若此时小明左侧橡皮绳在腰间断裂,则小明此时加速度a=gD.若拴在腰间左右两侧的是悬点等高、完全相同的两根轻绳,则小明左侧轻绳在腰间断裂时,小明的加速度a=g16.一倾角为α的斜劈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物体沿斜劈匀速下滑.现给物体施加如图所示的力F,F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β,斜劈仍静止,则此时地面对斜劈的摩擦力A.方向水平向左B.方向水平向右C.大小为零D.无法判断大小和方向17.如图所示,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有一小行星带.假设该带中的小行星只受到太阳的引力,并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各小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小于一年B.与太阳距离相等的每一颗小行星,受到太阳的引力大小都相等C.小行星带内侧行星的加速度小于外侧行星的加速度D.小行星带内各行星绕太阳公转的线速度均小于地球公转的线速度18.如图,竖直平面内的轨道Ⅰ和Ⅱ都由两段直杆连接而成,两轨道长度相等.用相同的水平恒力将穿在轨道最低点B的静止小球,分别沿Ⅰ和Ⅱ推至最高点A,所需时间分别为t1、t2;动能增量分别为△Ek1、△Ek2.假定球在经过轨道转折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且球与Ⅰ、Ⅱ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A.△Ek1>△Ek2;t1>t2B.△Ek1=△Ek2;t1>t2C.△Ek1>△Ek2;t1<t2D.△Ek1=△Ek2;t1<t219.在稳定圆轨道上运行的空间站中,有如图所示的装置,半径分别为r和R(R>r)的甲、乙两个光滑的圆形轨道安置在同一竖直平面(与空间站轨道平面共面)上,它们之间有一条水平轨道CD,宇航员让一小球以一定的速度先滑上甲轨道,通过动摩擦因数为μ的CD段,又滑上乙轨道,最后离开两圆轨道,那么错误的是A.小球在C、D两点对轨道没有压力B.小球经过甲轨道最高点时比经过乙轨道最高点时速度小C.小球在圆轨道运动时对该圆轨道的压力大小处处相等D.当小球的初速度减小时,小球有可能不能到达乙轨道的最高点20.如图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固定一带滑轮的竖直杆,用轻绳系着小滑块绕过滑轮,用恒力F1水平向左拉滑块的同时,用恒力F2拉绳,使滑块从A点起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B和C是A点右方的两点,且AB=BC,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从A点至B点F2做的功小于从B点至C点F2做的功B.从A点至B点F2做的功大于从B点至C点F2做的功C.从A点至C点F2做的功可能等于滑块克服F1做的功D.从A点至C点F2做的功一定大于滑块克服F1做的功21.某缓冲装置的理想模型如图所示,劲度系数足够大的轻质弹簧与轻杆相连,轻杆可在固定的槽内移动,与槽间的滑动摩擦力为定值。轻杆向右移动不超过l时,装置可安全工作。若一小车以速度v0撞击弹簧,已知装置可安全工作,轻杆与槽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且不计小车与地面间的摩擦。从小车与弹簧刚接触时开始计时,下列关于小车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可能正确的是()22.(6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他将两物块A和B用轻质细绳连接跨过轻质定滑轮,B下端连接纸带,纸带穿过固定的打点计时器.(1)按图甲所示安装实验装置时,应使A、B两物块的质量满足mA________mB(填“>”、“<”或“=”).(2)图乙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O为释放纸带瞬间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A、B、C为纸带上连续取出的三个计时点,测得O、A间,A、B间及B、C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计时周期为T=0.02s,用天平测出A、B两物体的质量,mA=150g,mB=50g,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可得从O到B的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