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培训——核电厂安全基石核能是一种安全、清洁、可靠的能源。我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率较低,分布也不均匀,为了进一步保证我国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核能将成为必不可少的替代能源。进展核电可改善我国的能源供应结构,有利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自 2025 年 10 月,国家进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核电中长期进展规划》,提出积极推动核电建设的方针。为此,未来几年内,对核电运营人员的需求急剧增加,估计将新增近万人。由于核电高科技、专业性强、核安全要求严格等特点的要求,若想保证未来核电运转的安全,必须确保核电运营人员的高素养,而有效的培训体系是极为关键的保障条件。 核电进展对专业人员的需求 “一个两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需四年以上建设高峰期,需要各类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上千人,其中相当数量人员应是具备相关经验的‘高端人才’。”环境保护部副部长、国家核安全局局长李干杰曾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中指出。 就核电厂运营人员来讲,要达到 2025 年,核电运转装机容量力争达到 4000 万千瓦;核电年发电量达到 2025-0500 亿千瓦时。考虑核电的后续进展,2025 年末在建核电容量应当保持 1800 万千瓦左右的目标,根据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标准电厂的最小培训模型每 200 万千瓦 600人计算,运营人员将新增近 9000 人,其中运转持照操纵员就将达2000 人,假如考虑工程建设、设计、安全监督、技术支持等人员需求将更大。 为了进一步保证核电厂运转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除了设计和质量之外,最重要的是还要有高素养的人员,而员工素养必须由有效的培训体系予以保障。核电厂的生命周期包括设计、建造、运转和退役不同阶段,核电厂的每个阶段都涉及安全问题,都需要相应的胜任工作要求的设计人员、工程人员和运营人员从事不同阶段的工作。负责核电厂运转的运营人员因为核电厂已经装载核燃料,承担安全责任时间长,其培训更是受到更多的关注。 因此系统化培训方法将在未来数年中,为核电快速进展带来的人才紧缺问题提供新的解决方法。 系统化培训方法介绍1975 年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开发出“系统化培训方法”(SAT: Systems Approach to Training),即分析(Analysis)、设计(Design)、进展(Development)、实施(Implementation)、评估(Evaluation)。 系统化培训方法是一种工作方法。它是针对某个工作岗位,从提出人员的全面能力要求,到编制和实施培训大纲,从而达到这些全面能力要求,最后对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