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建党九十周年征文800 字 20XX 年的 7 月 1 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的光辉日子。在进入 20XX 年后,时间一步步的向“七一”行进的时候,我浮想联翩,历历往事瞬息在目。其中有一件事情使我感到不快。那就是我父亲的作为不妥。 我们家住在北京远郊区县的一个偏远的小山村里,村子在大山脚下,解放前夕只有数十户人家,都是穷人,离县城大约有六、七华里。听父母讲:在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家乡,白天的统治者就是日本人和汉奸们,他们到村子了”办事”,转转,在太阳离山还有数米高的时候,他们就会匆忙的离开。到了晚上就是八路军的天下,八路军为了不给当地的老百姓惹事活动了一夜的八路军,在太阳出来之前,就离开了村子。如此交替往返进行了八年村里的干部都锻炼成了“两面人”了,村里的老百姓也是如此。老百姓好容易盼到了日本人投降了,撤走了。县城里紧跟着又来了国民党的军队,他们也是和八路军干仗。当时的八路军也不模糊,甩掉了国民党的帽徽,换了军装,改了名字,叫解放军了。事情进展了到了解放战争时期了我们家的小村子依旧还是很喧闹,白天的统治者换成了国民党的军队,晚上活动的军队换成了解放军了。老百姓依旧还是过着“两面人”的生活。后来经过三年的解放战争,国民党带头人就带着自己的军队逃到了台湾。我的家乡解放了,穷人翻了身,穷人有了分到了土地,人们劲头来了激情倍增。当时我的父亲正直青状年,刚解放就参加了农会组织,靠着识几个字,在村子里就成了活跃分子。那是要想加入中国共产党党组织,容易得很。可是我父亲没有加入,再后来,就从村干部的“班子”中“走”出来了,成了一个普通村民。 我的父亲一直教育我们,不要入党,没有理由。我小的时候是不能理解的,等长大了,体会到父亲不让我们加入共产党的真正原因——做“两面人”做怕了,烙下了后遗症。我父亲在入党问题上自身的作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不让晚辈去积极的加入中国共产党。父辈的作为还要下一代当做榜样的去学习,这就是我父亲——典型的老一辈人家。 我是解放后出生的人,没有什么可顾及的,自己认准的事情就会努力去做,符合社会和大多数人的事情,我会努力去做的。父亲在入党问题上的“教诲”,我忘的一干二净,我是二十岁刚出头,就在建党 60 周年的时候,我就举手宣誓——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了。 入党后,我又走进了校园,学习的是《社会学》,从教材中我知道了我和父亲是有代沟的,而且是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