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安全事故管理工作指引1、目的:预防和控制工伤事故的发生,规范工伤事故处理程序,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最大限度地降低公司和员工的工伤事故风险。2、适用:适用于为公司工作的已签订劳动用工合同的所有员工,包括abc三类员工。3、定义和术语:工伤: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伤保险条例》及《XX省工伤保险条例》,以下情况可认定为工伤: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b、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c、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d、患职业病的;e、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f、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h、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a、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b、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c、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a、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第1页共7页b、醉酒导致伤亡的;c、自残或者自杀的;4、职责权限:4.1人资部行政课:4.1.1应急处理,接到员工工伤事故报告后,立即作出正确的处理措施;4.1.2跟踪后期的治疗和工伤事故分析报告;4.1.3每月统计工伤管理成本,并依本制度对相关人员绩效进行评定;4.2人资部培训课。对新入职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并定期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应急处理、急救措施的培训和考核。对工伤事故多发部门,应重点加强培训;4.3各部门。开展车间与班组教育,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5、内容:5.1事故应急处理:5.1.1所有事故发生后,必须立即做好基本急救处理,第一时间通知部门或现场最高负责人,同时通报公司安全员及行政课负责人,必要时派遣公司车辆送医院进行救治;5.1.25.1.2行政课视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2、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纳入工伤事故的申报范围a、因不服从领导指派安排而发生的伤亡事故;b、未经任何授权、许可便擅自行事而发生的伤亡事故;c、违反工作或操作流程而发生的伤亡事故;d、从事不利于公司经营发展的工作而在工作场所发生的伤亡事故;e、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其它情形。3、工伤的种类。按安全事故的严重程度,工伤事故导致的因工负伤可分为轻伤、重伤、死亡等种类。4、工伤认定负责部门。公司安全消防生产小组与办公室人力资源组,按国家有关法律执行,员工如有异议,可向国家有关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裁决。四、工伤的申报程序第2页共7页1、申报责任部门负责人承担本部门的工伤、安全事故的申报责任,因迟报、瞒报所致的事故责任增加部分由部门负责人承担;有总裁特批的,按总裁批示执行。2、申报范围:1)、在本部门所辖范围内,本部门所管辖的员工发生的一切工伤、安全事故,不受时间限制。2)、对公司已投保的员工的“人身意外伤害险和人身意外伤害医疗险”所涉及的范围,包括员工上下班途中,因工作所致的伤害。3、申报内容:(详见附表一)1)、事故(疾病)人的姓名、年龄;2)、事故(疾病)人家属联系方式及电话、人;3)、事故(疾病)人的到岗工作时间;4)、事故前的具体服务部门及工作性质;5)、事故发生时的具体岗位或具体位置;6)、上岗前是否受过该项工作的安全知识培训;7)、是否有从事该项工作的国家承认的操作证;8)、工伤的伤势程度的初步估计;9)、是否已住院、医院名称及地址。4、受理部门及责任:办公室人力资源组是本办法规定的受理部门,受理责任执行首问责任制,即办公室人力资源组的任何一个人在首先接到工伤安全事故申报时,为第一责任受理人,必须立即进行登记、报告和施救组织;同时负责对保险公司报告并进行理赔。报告对象是“安全消防生产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因推诿受理或受理后瞒报、缓报而导致的事故责任增加部分由第一责任受理人承担;有总裁特批的,按总裁批示执行。五、安全事故的分析与处理:1、公司的“安全消防生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