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职业环境危害因素识别

职业环境危害因素识别_第1页
1/4
职业环境危害因素识别_第2页
2/4
职业环境危害因素识别_第3页
3/4
职业环境危害因素识别职业环境应视为接触的多方面因素,包括化学、物理、生物、社会心理和人机因素等。劳动者过度接触这些职业危害因素,就会产生不良影响、损害健康,甚至引起职业病、工伤和工作等有关疾病。损害程度主要取决于各类因素本身的特性、接触条件以及个体反应的特性。一、化学因素自然界存在数以万计的天然有毒物质,人类的进化首先也是从识别有毒有害物质开始的,工业革命后随着化学工业的进展,人工合成的化学毒物种类和数量大大增加。有关资料显示已登记的化学物种类超过 2300 万种,这些物质中有超过 700 万种曾经在生产活动中得到过应用。我国是一个化工、农药大国,也是化学毒物、农药、鼠药等化学中毒灾害高发生率的地区。《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2025 版)》中收载的化学品就有 39176 种。我们首先要熟悉生产工艺,了解工艺中有毒物质的存在形式,如原料、半程品、成品、辅料、副产品及废弃物、夹杂物等,并且要了解化学物质在生产环境中的存在形式,如固体、液体、气体、蒸汽、粉尘、烟尘、雾等多种形式,以此为依据,可以从化学分类、理化特性去分析和预测可能造成的危害。如苯的氨基硝基化和物主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氰类化合物抑制细胞色素 C,有机磷农药抑制胆碱脂酶等。二、物理因素物理因素通常指生产和工作环境中的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和电离辐射、微小气候和气压等。随着现代工业和科技的进展,接触物理因素的员工人数增多,物理因素的强度也在增高。有些物理因素的识别是容易的,如噪声、振动、高温、低温,而微波、电离辐射、非电离辐射只有通过仪器检测才能识别出来。如,电动缝纫机、电视屏幕、微波炉周围就存在电磁辐射。噪声,根据持续的时间和声波特征,可分为连续噪声和间断噪声,稳态噪声和脉冲噪声。时续时间小于 0.5 秒,间隔时间大于 1 秒,声压变化大于 40(dB)的称为脉冲噪声,声压波动小于 5dB 的称为稳态噪声。根据频率特性,又可将噪声分为三个频段,小于 300Hz 为低频,300~800Hz 为中频,大于 800Hz 为高频。从危害程度来看,高频噪声大于低频噪声,间断噪声危害大于连续噪声。振动是由频率、振幅、速度和加速度几个变量来描述的,其强度常以速度或加速度率表示。微小气候是由作业点的气温、气湿、气流和周围热源的辐射热四个参数综合组成,它可直接影响机体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也影响到作业环境内其他职业因素的作用。电离辐射包括 α 粒子、β 粒子、γ 射线和其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职业环境危害因素识别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