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要让“高度重视”经得起实践检验

要让“高度重视”经得起实践检验_第1页
1/2
要让“高度重视”经得起实践检验_第2页
2/2
要让“高度重视”经得起实践检验前些天,笔者所在企业开展季度安全隐患大排查活动,检查组在某生产单位现场排查出 13 项安全隐患,其中有 4 项属于上个季度排查出至今仍未整改的隐患。在随后召开的隐患排查整改会上,隐患责任单位负责人多次用“高度重视”这个词表示隐患整改的下定决心。检查组负责人严厉批判说,上个季度查出的隐患,到现在没有整改落实,还在高唱“高度重视”,这让人怀疑你们“重视”的程度到底有多高?这种“马后炮”似的“高度重视”,是一种欺骗,应该重处重罚!一席话,让责任单位负责人满脸通红,如坐针毡。安全生产是企业天大的事,不仅表现在思想上,更应该落实在行动中。近几年以来,无论是在企业或单位的通报中,总是会与“高度重视”不期而遇,似乎这已经成了一个固定套路。令人痛心的是,很多喊着“高度重视”的企业或单位,往往发生安全事故甚至是重特大事故几率更大。这正是悲剧发生的深刻原因之一:“高度重视”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说得重,落得轻”,似乎已是不少“问题企业”的常态。这不仅是对安全生产的漠视,更是玩忽职守。这里的“高度重视”是自身失职掩虚诿过的遮羞布。对此,员工群众很有意见,反问道,安全上既然都“高度重视”了,那为啥现场隐患依旧多,事故依旧发生呢?诚然,“高度重视”这个词本无辜,做好工作确实离不开“高度重视”,大家也并不是反感这些词,但只在口头上“高度重视”是搞不好安全生产的。因为,假如只喊口号、不见行动、不见落实,如造成重大责任事故,事后用多少个“高度重视”也是无法挽回的。应该说,思想上重视是行动上落实的重要前提和条件,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常看到,部分单位或领导错把“高度重视”当实践落实。比如,部分单位安排工作时,把思想重视作为工作落实的重要标准来强调。于是乎,各级“高度重视”,层层开会强调,人人表态,以会议或文件代替落实,一番大动作过后却没了动静,出现了落实中的“冷场”或“梗阻”现象。工作究竟落实到什么程度、结果如何,很少有人再过问。反正各级都“高度重视”了,工作岂能不落实?以“高度重视”代替抓落实,这是热衷于搞形式、图“喧闹”、做表面文章的表现。重视仅是工作的开端,落实得怎么样,还有待于实际效果的检验。纠正这种把重视当落实的不实之风, 关键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切实端正思想, 大兴实事求是之风, 切不可把工作形式当成实际内容, 把工作过程当成落实的结果。俗话说,人哄弄地皮,地皮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要让“高度重视”经得起实践检验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