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钟长鸣,安全同行移动鼠标在“gooogle”中,输入“吉化爆炸”,打开第一篇文章,首先跃入眼帘的是记者拍摄到的 2025 年 11 月 13 日 14 时至 15 时左右,吉林石化公司 101 厂化工一车间连续发生爆炸时的现场场景;“火光熊熊,映红了午后惨淡的天空,浓烟滚滚,遮蔽了城市的美景……犹如一条巨大的蘑菇云,笼罩着城市的上方”。随着这声声爆炸,附近居民楼的玻璃大片震碎,现场有 6 名工人失踪,受伤人员达到 70 人之多,化工区上万居民被警察紧急疏散……,更重要的是随着这声声爆炸,该双苯厂硝基苯污染了松花江,使长期以来依赖松花江作为饮水源的八百万哈尔滨人尝到了无水可喝,无水可用的痛苦,不得不另觅水源,一定程度上还威胁了食物链,破坏着生态平衡……。这场史无前例的爆炸,震撼着每一个中国公民善良的心灵;煤矿透水、瓦斯爆炸、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等等的频繁发生,让每个关怀国家安危的中国公民感问我们的国家怎么办?这场史无前例的爆炸,同样也引起了我司的高度重视,于×月×日召开了安全专项会议,对上述事件展开了探讨,对各项安全工作进行安排,还进行了征文活动。看着电脑屏幕上一幅幅血淋淋的画面,一组组触目惊心的数字,我在想,为什么我们公司非要在这次吉化发生爆炸后才召开安全会议?非要以“从吉化蘑菇云腾起想到的……”为题进行安全征文活动,×××公司进入××以来,想必发生了一些安全生产方面的事故,在那一次次事故之后我们做了些什么??我不会忘记×××年×月那个飘雨的日子,一个和谐可亲、憨厚纯朴、如邻家大哥哥般的同事因为雨天湿手捡铁块被高压电弧吸住,触电身亡。当我站在医院太平间的时候,当我看着那苍白的脸,看着那略带浮肿的身躯静静地躺在那里的时候,我没有感到害怕,尽管那是我第一次站在那个隔绝人世的冷漠空间,第一次面对一个熟悉的人离开,不再回来,我只是被深深地撼动,只是觉得“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优雅、浑厚的歌声还在,只是觉得笑容还在,边暗笑自己的幻稚,曾经以为生命很坚强,曾经以为还可以共事的时间还很长,曾经以为人生的旅程还很漫长,没想到生命却是如此脆弱,转瞬即逝。我在心里祈祷类似的事件不再次发生,边信任斯人的离去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尊重每一个生命的权利,重视安全生产。然而人是容易遗忘的,只要不发生在自己身上,永远只是把它当作一个笑话,一个故事,茶余饭后的谈资,在厂方全厂通报了事故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案、责任追究、赔偿事件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