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安全措施“硬”起来众所周知,煤矿属于高危行业,安全如天。面对当前严峻的安全形势,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的方针,突出强调安全措施落实到位,让其挺起“腰杆”,很有必要。因为安全措施到位是安全管理的基础,几乎所有的安全生产活动都是在制度和措施的指导和约束下进行的。纵观一些重大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背后,不难发现,不少与执行制度和措施不仔细、不坚决、不彻底有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第一个是学习安全措施流于形式,敷衍了事,断章取义,达不到提高业务技能和增强安全意识的目的;第二个是认为执行措施费时费劲,阻碍生产进度,影响自身经济利益,于是便降标准、抢工期、走捷径,与安全措施背道而驰;三是某些人对安全措施的有关规定置之脑后,把自己的经验凌驾于安全措施之上,变通措施;四是对违章者处理不严,扮演老好人的角色,弱化了措施、规定的权威性,不仅不尊重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是变相地对审核者劳动的不尊重;五是老好人还占有一定的“市场”;六是没有严把安全措施的监督关。让安全措施“硬”起来,第一个是增强安全措施的科学性,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使措施的编制符合各项煤矿规程。第二个是安全措施要具备预测性,既要考虑局部,又要考虑全局,结合实际情况,编制的措施既简便操作,又能解决制约安全生产的具体问题。五是强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让安全措施经得起不断进展变化的现场的检验,务求实效。六是严把安全措施落实的监督关,让老好人失去市场,强抓刚性措施的落实。如此,方能更好地防止“硬措施”遭遇“软执行”。“不依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安全措施,就没有安全。只有做到一工程一安全措施,通过强有力的执行落实,让制度有威严,让规定有刚性,让措施有硬度,才能为安全生产提供坚实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