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我矿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治理工作是矿井安全生产的重点,而电气设备防爆管理工作则是防止瓦斯恶性事故的发生的不可忽视重点工作之一。所以,杜绝井下电气设备失爆是我们机电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和难点。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进展,我们对抗自然的力量也越来越大。近几年以来投入井下使用的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就大大保障了我们对瓦斯的治理工作(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八十一条规定:井下防爆型的通信、信号和控制等装置应优先采纳本质安全型)。可是什么是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它是怎样达到防爆的目的? 本质安全电气设备的失爆应如何介定?首先,我们先来了解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打开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八十一条释义, “本质安全型电路是指在正常工作和规定的故障状态下产生的电火花和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混合物”。 也就是说,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是通过限制电气设备电路的各种参数或实行保护措施来限制电路的火花放电能量和热能,使所产生的电火花或热效应的能量小于 0.28mJ,即瓦斯浓度为 8.5%(最易爆炸的浓度)最小点燃能量,从而在电气上实现防爆。从它的工作原理不难看出,这种电气设备的电路本身就具备防爆性能,也就是说该类电气不是靠外壳防爆和充填物防爆。煤矿安全规程第四百八十一条释义这样表述:“在防爆类型中本质安全型设备安全程度最高,它不需要专门的隔爆外壳和其它防爆措施。”由此可见,对本安型电气设备外壳的要求是具备一定的强度和防尘、防水、防外物能力,使用塑料外壳时要防止产生静电,且塑料外壳的材质要采纳不燃性或难燃性材料制成;采纳合金外壳的材质中的含镁量不超过 0.5%,以防止由于摩擦产生危险火花。其次,为了更彻底的了解什么是本质安全型防爆设备,我们有必要知道什么是隔爆型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将电气设备的带电部件放在特制的外壳内,该外壳具备将壳内电气部件产生的火花和电弧与壳外爆炸性混合物隔离开的作用(即能防止壳内爆炸火花点燃外部可燃物或气体爆炸),并能承受进入壳内的爆炸性混合物被壳内电气设备的火花、电弧引爆时所产生的爆炸压力,而外壳不被破坏”。从原理上,我们可以看到防爆型电气设备是从外壳入手来防爆达到安全的目的,即将非安型电路产生的热能或火花隔断在隔爆外壳内部,从而达到电气防爆的目的。因此,隔爆型设备对防爆外壳的钢材、厚度、法兰面技术等要求都要求相当严格,对防爆管理和维护都比较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