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诵读基本模式讨论实验报告 《亲近母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基本模式实践与讨论》 之子课题《诗词诵读基本模式讨论实验报告》 浩友慧全 一、课题提出 所谓儿童经典背诵,是指在 0-13 岁这一人生中记忆力最好的年龄段里,各国儿童们通过诵读古今中外最经典的篇章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育的目的。 中华传统经典诗词文化不仅蕴涵着崇高的人格美和深刻地智慧美,更积淀着一个不灭的精魂。可是,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社会上重理轻文急功近利的现象比较严重,人们得不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民族的文化传承产业断层。而丧失传统文化素养的人,很容易丧失其理性的反省力。而诵读经典古文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理智和诗情的融合,会塑造出有教养的人。有了根源性的文化素养,很容易开发个人的理性,涵养出深广的心胸和能力,一生受用无穷,直至生命升华。我们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其目的是不仅让孩子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的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寻学校育人思想之根……在熟读经典诗词的过程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孩子的人文底蕴。 从 1994 年开始,有许多有识之士提倡和推动,台湾、香港和中国大陆乃至北美、东南亚开展了“儿童经典背诵”活动,目前这一活动的良好成效主要表现在: (1)儿童的记忆力加强,注意力集中。 (2)行为好转,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语文程度提升。 (4)带动其他学科,如数学、历史等成绩的提高。 (5)培育读书兴趣,增加历史、地理、天文、数学、常识、文学、艺术等各方面知识。 (6)父母子女一起诵读经典,更能增进亲子感情,是最好的亲子活动。 二、讨论的目的与意义 经典诗词诵读活动依据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以“教育面对现代化,面对世界,面对未来”为指导,以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进步文化为宗旨,真正落实“素养教育”,以“经典诗词诵读”教学为核心,从语言教学的改革出发,进而迁移到其他科目的教学,从而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 通过经典文化诵读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人生观;有利于培育学生最真、最善、最美的性情,防止沦为功利主义的奴隶;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记忆力,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使学生真正达到养性、养正、养志、养德的目的,让人人“性情端正,才华洋溢”,以面对世界,面对未来。 三、讨论对象、实验时间及诵读选本 1、讨论对象:五年级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