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点1、受限空间是指生产或生活区域内炉、塔、釜、罐、仓、槽车、管道、烟道、隧道、下水道、沟、坑、井、池、涵洞等密闭、半密闭的设施及场所。进入受限制空间作业,必须实行以下安全技术措施。2、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措施①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应针对作业内容,对受限空间进行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及安全措施。施工单位必须明确作业负责人、作业人员和外部监护人员的职责;不得将进入井下、沟池、管道等有可能产生有毒气体的场所的施工作业项目,发包给不具备有关条件的单位和个人。②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必须办理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并要严格履行审批手续。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向施工作业人员进行作业程序和安全技术交底,并指派作业监护人。无进入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和监护人,禁止进入受限空间作业。③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必须将受限空间与其他空间进行安全隔离(如加盲板或拆除一段管线),并清洗、置换洁净。不得以关闭阀门代替安装盲板,盲板处应挂牌标识。④ 在进入受限空间前 30 分钟必须取样分析,严格控制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浓度及氧含量在安全指标范围以内(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大于 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 0.5%为合格标准;当可燃气体爆炸下限小于 4%时,其被测浓度不大于 0.2%为合格标准;氧含量为19.5%mdash;23.5%为合格标准;有毒有害物质不超过国家规定的车间空气中有毒物质最高允许浓度的指标),分析合格之后才允许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如进入受限空间内作业时间较长,至少每 2 小时分析一次,假如发现超标,应当立即停止作业,快速撤出所有的人员。⑤ 实行适当的通风措施,确保受限空间内空气流通良好。可采纳自然通风,必要时实行强制通风,但严禁向内充氧气。进入受限空间内的作业人员每次工作时间不宜过长,应安排轮换作业或休息。⑥ 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应有足够的照明,应使用安全电压和安全行灯。受限空间内照明电压应不大于 36V。在潮湿或狭小空间内作业应小于 12V,所有灯具及电动工具必须符合防潮、防爆要求。⑦ 进入有腐蚀、窒息、易燃易爆、有毒物料的受限空间内作业时,必须根据相关规定佩戴适用的个人防护用品、器具。在特别情况下,作业人员可戴长管式面具、空气呼吸器等,但佩戴长管面具时,一定要进行认真检查其气密性,同时防止通气长管被挤压,吸气口应置于新奇空气的上风口,并有专人监护。⑧ 在受限空间内动火,必须根据相关规定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