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初中课改实验蓟县教育局二○○九年五月天津市初中课改总结推动大会交流材料之三实施精细化管理大力推进初中课改实验蓟县教育局蓟县共有初级中学53所,学生34700人。2005年以来,我县坚持“建立机制,精细管理,强化落实,提高效能”的工作方针,以提高素质教育质量为目标,以精细化管理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实验,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精心谋划,建立适合本县特点的课程改革支持保障体系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组织和管理制度,是有效推进课程改革的根本性措施。我县从实际出发,营造领导重视、社会支持、干部教师积极参与的良好氛围,精心构建课程改革支持保障体系。1.建立首长负责制度。我们把课程改革作为首长工程,实行局长、总校长、校长负总责。建立组织,明确职能,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主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机制。为了确保校长深入课堂,站在课程改革第一线推进课程改革,我们采取用开展活动推动工作的办法,组织开展好三项常规活动,一是校长听课笔记展评活动;二是校长优秀示范课评比活动;三是校长评课大赛活动。2.建立领导目标责任制度。我们以课程改革的重点内容为依据,把具体任务分解到科室(教育科重点负责对课程改革的发动、推动等行政工作;财务科和装备中心重点负责课程改革所需要的仪器、设备等物质保障;办公室重点负责舆论宣传;培训科重点负责干部教师的政策和理念培训;督导室重点负责新课程改革工作专项评估;教研室重点负责干部教师学科培训与教学改革的实施;进修学校重点负责干部教师通识培训),各校参照局机关科室的分工,对各项工作指定专人负责。同时,各科室的主要领导和各校校长,根据各自分管的工作,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目标,向局长签订目标责任书。3.建立课程改革重点工作台帐管理制度和主要领导年终述职制度。年初,各科室主要领导和各校校长制定全年工作目标,经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后,由办公室汇总存档。年终,通过自评、民主测评和局长评议等环节,对各科室主要领导和各校校长一年来课程改革工作开展情况和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评价。4.建立适应课程改革需要的评价体系。为了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学工作朝着素质教育方向上发展,我们采取以发展性评价的办法评价学校、教师和学生,在不断完善《督导评估办法》和《教学工作年度评价细则》的前提下,制定下发了《蓟县中小学德育工作评估办法》和《蓟县中小学教学质量基本指标年度考核办法》,按学期或年度对各学校课程改革工作采取定时督导评价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专项督查,发现问题定期整改,保证课程改革工作顺利开展。5.建立课程改革论坛制度。我县规定:参与课程改革的干部教师必须写一篇与课程改革有关的论文、课后反思或感悟。为了方便教师学习沟通,我们在《新蓟州》报刊上开辟专栏,在蓟县教研网上开设专家论坛栏目,为广大干部教师搭建交流平台,让干部教师和专家进行充分交流。同时,我县还适时开展精细化管理成功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结集出版了《学校精细化管理案例集萃》。6.建立课程改革赛课制度。我县规定:干部要为教师上一节引路课,教师要为同伴上一节研究课。我们分两个板块,在全县干部教师中开展赛课活动。一个板块是校长引路课和评课大赛,另一个板块是教师说课和展示课大赛。这两项活动要求校长和教师全员参加,初赛以乡镇和直属学校为单位组织,复赛集中到县里进行。7.建立干部教师培训制度。我们在认真完成新课程改革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的基础上,借鉴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培训方式,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蓟县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对参加培训的教师,在经费上实行“两免两补”即免培训费、住宿费,补助伙食费和交通费的办法,采取“全封闭”的培训模式,聘请中央党校、市委党校、市教科院的专家教授和我县专家型的校长和教师,对全县所有干部教师进行全员培训。目前,我们已经实施完成蓟县教育系统干部轮训工程,举办校长、主任培训班11期,培训干部1268人。二、精细实施,积极推进初中课程改革实验我县把实施课程改革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程,突出重点工作环节,主要抓了以下工作。1.抓引领,规范学校和教师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