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纸行业原料场火灾预防1996 年 7 月 4 日,德州造纸厂原料场露天堆垛发生火灾,烧毁麦草 495 吨,上垛机一台,十二马力拖拉机两台,直接经济损失246.250 元。这是该厂原料场继 90 年 12 月 23 日、91 年 7 月 2 日和 95年元月 24 日三把大火之后的又一起重大火灾事故。近几年,连续四把大火损失严重,教训深刻,究其原因却不是偶然的,即有人为消防法制淡薄所致,也有管理上的漏洞造成的。那么,我们应如何实行有力的防范措施,做好造纸行业原料场的火灾预防呢?首先,原料场选址与布局要合理。原料场应设在远离生产区、生活区的区域,消防水源要充足,消防车道要畅通,场地应平坦,垛基需比自然地面高出三十厘米,以防积水。此外原料场四周应当设置警卫岗楼,其位置要便于观察警卫区域,岗楼内要安装消防专用电话或报警设备。其次,熟悉储存原料的特性,预防自燃的发生。我省造纸业原料多以草类原料为主,如稻草、麦秸、芦苇等,且原料充足,价格低廉,但收购季节性强,一般造纸厂均需有 6-7 个月的存储量,所以其储量较大,一旦发生火灾不仅损失严重,还会影响生产。同时,由于草类原料燃点较低,组织疏松中空,与空气接触面大,故遇火星即燃,而且延烧速度很快,短时间内即形成大面积燃烧。另外,草类原料具备自燃的特性。当原料堆垛被雨水浸湿或原料本身含水量超过 20%,长期不翻晒时,因微生物的作用,会引起原料腐败、发酵,导致温度上升,当热量积蓄到一定程度时,纤维分解而剧烈氧化,发生自燃。90年 12 月 23 日该厂原料垛发生的重大火灾就是由于收购的麦秸潮湿自燃而引起的。要防止发生自燃现象的发生,必须做到:①原料进场时严把湿度关;②专人定期检测堆垛湿度,记录备案;③对含水量超过20%的堆垛,应拆垛晾晒;④做好雨季的防雨防雷击工作,受雨水浸湿的原料应当及时晒干入垛,禁止随意堆放。第三,加强用电设备的管理。在造纸原料场火灾中,因电器设备故障或电线短路而引起的火灾比较多。如 96 年 7 月 4 日,该厂发生的重大火灾就是因上垛机传动箱内磁力线圈打火短路引起的。因此,在原料场内使用电器设备时,必须要严格执行安全操作章程,做到:①电器设备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绝缘测定,发现可能引起打火、短路、发热和绝缘不良等情况时,必须及时检测、修理;②电器设备和电线不准超负荷,保险装置应当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开关须设有防护罩;③安装电磁报警装置,防止铁质杂物混入切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