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新高考视野下市直高二英语阅读有效课堂研讨活动”教学反思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叶洁雨作为一名刚刚接触教学三年的年轻教师,我常常会面临着这些困境。教什么?怎么教?学生们学到了什么?而新高考的推行,给传统的阅读教学带来了改变的契机,但随之而来的也是艰巨的挑战。怎样在平时的教学中,将新高考的技能要求与阅读感知理念融汇并渗透与学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英语能力,不疑是许多英语老师都在深思熟虑的课题。这一年的变革与听课,让我深深的认识到,在新高考对读写要求提高的背景下,平日的阅读教学更显得更尤为重要。这次参加阅读有效课堂研讨的开课活动,从备课,磨课到最后的上课,从课文文本的一次次解读到各方资料的查询,从确定读写目标到依据目标一遍遍的修改课堂环节,我认识到了自己,作为一个年轻教师,的诸多不足,也对自己的平日教学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实在是受益匪浅。首先,上课的材料来自于模块六第五单元usinglanguage的课文“TheLakeofHeaven”,是一篇较为典型的descriptivewriting。而本节课定位是readingforwriting,是在阅读的基础上带入一些写作的概念。在解读中,我认为文章通过不同角度描述了天池及长白山,体现出了ThelakeofHeaven的特征。于是,结合国外K6阶层的featurewriting,我初步就将目标定位为指导学生应用文写作方面howtodescribeanattraction,并根据文本归纳出了两个tips:一是从不同角度描述一个地点事物的特征,二是所有描述必须紧密结合并突出事物的一大特征。但这个describeanattraction与学生更熟悉的introduceaplace应用文写作有略微不同。introduce更侧重于在所给客观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介绍与信息串联,而describe则强调在主观方面对一个地方的特征进行多方面描写,更强调学生写作的主观性与语言描述的表达。但在前期,我对自己所确立的教学目标其实存在困惑,我根据文本所归纳出的两个tip,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全新的知识,有没有必要去做?但在查看过学生的二模考试习作后,认识到学生在平日习作中是存在描述干涩不丰富的问题。比如描述这个地点的特征是clearwater,除了词汇表达的不丰富,很多同学就一句clearwater就结束了,大部分学生想不到我还可以进一步从各种角度描述,就算潜意识里是知道要从whatpeopledo,whatpeoplesee,howpeoplefeel等方面可以描述,在真正写作中,他们很多情况下会忽略描述要与这个事物的特征,比如clearwater紧密衔接,并通过描述来突出这个特征。所以再三思索后,我还是选择了这一目标,而这节课我则定位为,侧重于在欣赏理解文本的同时,引导学生提取他们已有的潜在知识,并进行整合归纳,进一步操练强化他们的这两个技能。在解读文本中,我注意到,第二段作为介绍天池的中心段落,通过不同的角度来描述了天池的许多特征,文本涉及的角度有客观信息的呈现以及侧面描写,people’saction,people’sview。这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并不是全新的知识。而第一段在描写长白山时,他的各方面的描述并不是分散的涉及好几个特征,而是突出体现了他的naturalreserve,这是国外featurewriting教学的一个重点,即descriptionsneedtolayoutacenterfeature。而长白山的描述,也从一个方面体现出天池的美(likeaheaven)。根据这些解读与文本特点,我将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第一及第二段。首先,在热身环节先是引入新疆的一些景点,提起学生的兴趣,然后学生在追问描述喀纳斯的特征(clearwater)的时候,学生无法给出更详细的描述,这也暴露出了学生的描述一个地方特征确实存在着这样的困难。那在快速阅读中,让学生对文章每个段落大致的内容有一定了解,继而快速切入怎样描述一个attraction的主题。于是我通过文本来recall学生对于描述一个地方特点的几个方面的已有知识,包括howpeoplefeel的补充,然后下一个环节,对于第一段长白山的描述的角度寻找,强化并整体性的来进一步加深印象。而所以这段我处理的重点就是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从文本的description中归纳出长白山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引领出第二个tip,就是我们的描述需要去support这个地方的mainfeature。那之前的环节都是将这篇文章拆开,细化到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