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呈现四大特点主要钢铁企业应急管理工作呈现出以下特点:(一)企业普遍对应急预案给予高度重视,并在应对突发状况中发挥重要作用。2025 年以来,国务院陆续下发《关于实施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决定》(国发[2025]11 号)和《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25]24 号)指明了应急管理的工作方向,并营造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高度重视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和“一案三制”体系建设的良好氛围。企业在推动应急管理组织机构建设、预案建设和落实工作中,变被动应付突发状况为主动预防、应对,并逐步走上标准化、制度化,在处置突发状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应急预案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各企业在制订预案中在参考政府应急预案的基本框架的同时,注意紧密结合实际情况,各具特色。各钢铁企业预案基本框架也大都由总则、组织体系、运转机制、应急保障、监督管理、预案管理等部分组成,但具体内容充分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宝钢防汛防台应急预案》,并根据气象预报,每年开展预案的修订完善工作。(三)专项预案普遍受到高度重视。各企业在预案建设中紧密结合钢铁企业特点,注重重大危险源和生产工艺方面预案建设。21 家企业中,绝大多数都编制了专项应急预案,并且是三类预案中数量最多的。企业主要是根据《重大危险源辨别国家标准》(GB12025-0500)和生产工艺,辨别、确认容易发生的突发状况,编制相应预案。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在公司重大危险源、A 级危险源控制点均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江苏沙钢 XXXX 有限公司编制的 12 个专项应急预案涵盖了煤气系统、氧气系统、供电系统、供水系统、蒸汽系统等各重要生产环节。(四)企业普遍突出预案实施环节。加强了对预案的演习,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实战水平。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突发状况的增多,企业逐步认识到应急预案建设的重要性,在处置突发状况中,更体会到平常对预案演习的重要性,所以近几年以来增加了对演习的投入,并对应急救援队伍的培训、预案演习进行了制度化规定。另外,通过预案演习可以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进一步完善预案。钢铁企业应急预案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企业认识亟待进一步提高,政府与企业在应急管理衔接上需要进一步加强,专家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应急预案内容也要进一步增加。国家进展改革委将继续推动各行业、重点大型企业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及时宣传介绍各地、各行业的经验,促进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