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 年《政治学原理》总复习题一、名词解释道德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对于一种社会价值的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持有道德政治观的主要代表有孔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权力政治观:认为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持有权力政治观的主要代表有法家、马基雅弗利、马克思•韦伯、哈罗德•拉斯韦尔、摩根索等。政治: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政治学: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利益: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利益由三方面因素构成:利益的心理基础是人们的需要;利益反映着一定阶段上人们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利益反映着特定历史阶段上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利益关系:不同的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同一层次和不同层次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系。共同利益:首先是在同一社会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和经济地位基础上形成的,是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利益矛盾: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之间以及它们与共同利益之间的差异而形成的矛盾的利益关系。政治权力: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政治权力主体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它客体的制约力量。政治权力的客观构成要素:政治权力形成的过程中,外在于政治权力主体的促成因素和条件,包括生产资料的有效占有、社会财富、暴力及其他要素。社会财富:一般是指劳动形成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理论:政治权力主体关于社会和政治基本状况的分析把握,关于自己所主张和奉行的社会政治目标、实现途径及其相关条件的宏观分析和逻辑阐述,对于社会政治的战略性思考。策略:政治权力主体在具体的客观条件下强化自身力量、弱化对方力量和贯彻自己战略意图的方式。权利:在特定的经济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由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特定社会力量主张其利益的法定资格。权利的内容是对于利益实现和分配的主张,形式是社会成员和特定社会力量在社会生活中的法定资格,行为上表现为权利范围内的作为与不作为的自主性。政治统治:把政治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威,在政治权力主体与其他社会政治力量和社会成员之间建立权威与服从关系,以维护政治统治行为主体的权力地位和权力制约关系,是解决权力制约关系内在矛盾的选择途径。神权统治:这种观点从精神和信仰的层次解释政治统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