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板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措施一.发生顶板事故的自然条件和原因1.围岩松软、有淋水,同时施工工艺或支护形式设计不合理;2.大断面硐室或“十字口”、“丁字口”、交叉点掘进中施工组织、支护方式不合理或不及时;3.采掘工作面空顶作业临时支护不及时或不符合要求;4.巷道穿越老空、老巷、分层开采的下分层、构造带时,施工组织、支护方法等不合理,或工程质量低劣;5.采煤工作面初采、尾采及工作面初次来压、周期来压时;6.严重失修的巷道、硐室。 易发生顶板事故的地点1.修复失修巷道区段;2.地质构造带;3.石门穿过松岩层地段。如:煤层、有淋水的泥岩段;4.空顶作业段或处理冒顶的工作区;5.巷道穿过老巷、老空地段;6.掘进大断面硐室、“十字口”、“丁字口”、交叉点的过程当中;7.浇筑混凝土、砌碹施施工场地点;8.采煤工作面及工作面机头、机尾处;9.围岩压力大的地段。 预防冒顶事故的措施1.仔细组织员工开展顶板管理知识的学习,提高全员的技术水平素养;2.技术部门加强矿井地质工作,摸清顶板压力显现规律及地质构造的分布、性质,仔细撰写作业章程,制定切合实际的顶板管理办法及防范措施;3.采纳合理的支护形式和材料,加强质量管理,杜绝不合格工程出现,防止因工程质量差而出现冒顶事故;4.要常常不断的对放炮员进行安全技术教育,提高技术素养确保放炮质量;5. 仔细严格执行“敲邦问顶”制度,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处理昌顶时,必须制订严格的措施,防止在处理过程当中再次发生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