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环境学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的教学探究1 食品环境学课程的性质与目标食品环境学是讨论食品安全与环境关系的科学,是食品科学与环境科学交叉形成的一门新学科,通过对食品安全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探讨,揭示食品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规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有关食品环境学的基本概念,食品原料、食品工业与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环境对食品原料安全性的作用,环境污染的种类、危害和防治及与安全食品的关系,ISO14000 环境管理体系、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对影响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各种因素有更进一步了解。本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性都较强,概念性知识较多,因此应在教学中应重视大量举例,结合现实生活实际问题。2 食品环境学的课程在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中的特点 食品环境学是环境科学、农业科学、食品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相互交叉和渗透的复杂体系。现在地球有 70 多亿人口,人类需要改造环境已获得充足的食物,但是地球环境则以固有的规律运动,不断地反作用于人类,于是环境问题出现。食品环境学是讨论食品安全与环境关系的科学;通过对食品安全与环境之间关系的探讨,揭示食品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规律,对于提高食品质量安全具备重大意义。本门课程是以环境科学为基础分化进展而来的,把环境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作为一个独立的范畴加以讨论。食品环境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概念,通常是指食品原料生产环境和食品加工环境。指食品原料产地环境条件、设施农业条件以及农业生产资料投入品等对农产品有显著影响的环境因素的总和。食品资源环境,如土壤、大气、水等自然环境;食品原料生产环境,如肥料、农药、农膜和动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兽药等;以及食品加工、包装、运输和流通过程当中环境因素的总和;食品加工用水、空气、设备、消毒、食品添加剂、技术管理等;包装材料、运输方式、储存、食用方式等。环境安全是食品安全的基础,从食品所处的环境情况出发是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技术措施。环境污染是食品安全的大敌,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臭氧层的破坏。农业生产过程当中,农药、化肥、农用塑料薄膜等过量使用,导致农产品质量与安全和白色污染问题。了解环境变化对食品安全的动态影响及其变化趋势,揭示食品环境人类三者之间的内在规律,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满足人类生存与进展的需要。讨论食品加工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系统协调社会经济进展对食品供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