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选调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情况调查报告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优化干部队伍结构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总结两年来此项工作的经验和问题,调查分析选聘的高校毕业生队伍的现状,并提出今后此项工作探究的重点和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XX 年以来,***县根据省市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一村(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县共有村居、社区 93 个(村居 86 个、社区 7 个),共已选聘了 59 名高校毕业生,其间有 3 名考上公务员、事业单位,1 名辞职,目前在岗 55 名。其中男性为 25 名,女性为 30 名,大专学历为 34 名,本科学历 21 名,中共党员 11名,有 1 名进入村支委。两年来的主要做法如下: 精心组织选聘工作。为按时、高质量地完成年度选聘工作,通过走访乡镇、村居,召开专题座谈会,发放意见征求表等形式,全面了解农村基层所需人才。通过县教育局招生办、人事局人才沟通中心和团县委在外大学生联谊会,多途径了解高校毕业生所想所盼,广泛动员本地籍毕业生回乡创业。根据前期的摸底调研情况,讨论制定了符合***实际的招考方案。XX 年,按村的岗位报名,可跨乡镇报名,但对报考本乡镇的给予适当加分。录用时成绩高的录用。XX 年,按乡镇岗位报名,外岛两个乡镇只允许本乡镇报名。其它四个乡镇参照 XX 年,可跨乡镇报名,但报本乡镇的给予加分。录用时,先属地(村)优先后成绩优先进行择岗,尽可能方便学生的工作和生活。还设置了在全县范围保留资格人员。岗位出现空缺,从保留资格人员中按先属地优先后成绩优先的原则选择替补,确保完成招考计划。招考工作参照公务员考录的程序,和事业单位同时接受报名。严格根据发布公告、报名、资格审查、笔试、面试、体检、考察等程序进行。整个过程未接到信访、举报件,社会反响良好。XX 年的考录比例超过 10:1;XX 年的考录比例为 7:1。在调查问卷中,认为招考录用工作公平的占 100%。 完善政策机制。制定出台《***县关于引导和鼓舞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县被聘农村和社区工作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等系列政策性文件,对被聘高校毕业生的经济待遇和经费保障作出明确规定,大专学历人员每月 1200 元、本科学历人员每月 1400 元、讨论生学历人员每月 1600 元。被聘高校毕业生按规定参加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女职工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