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齐鲁医学发热的定义

齐鲁医学发热的定义_第1页
1/2
齐鲁医学发热的定义_第2页
2/2
发热的定义:当感染性或非感染性因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出现功能障碍而使体温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发热的过程:上升期(产热﹥散热):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高热持续期(产热=散热):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及心率加快;退热期(产热﹤散热):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 发热程度可分为(以口温为标准):1.低热:37.3~38.0 ℃ ,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2.中等热:38.1~39.0 ℃ ,多见于急性感染;3.高热:39.1~41.0 ℃ ,见急性感染;4.过高热:41℃以上,如中暑。据体温变化常见热型分为:1、稽留热:体温高达 39℃以上,波动幅度<1℃。见于伤寒、肺炎。2、间歇热:体温骤升至 39℃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见疟疾。3、弛张热:体温在 39℃以上,波动幅度大于 2~3℃,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见败血症。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见于流感、肿瘤病人发热。人体最高耐受热约 40.6~41.4℃,高达 43℃则极少存活。 护士对发热病人应实行的护理措施 :(一)观察:应当注意对高热病人体温的监测,同时密切观察其他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应二)降温: (1)物理降温:1、擦浴法(温水擦浴或酒精擦浴);2、冷袋和冰帽降温法;3、冷盐水灌肠法;5、医用冰毯降温法;(注意事项:对有出血倾向皮疹、皮下出血点及伴有皮肤性损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尤其是白血病病患,以免加重出血症状。实行降温措施 30 分后测量体温,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及神态变化。使用冰块降温的病人要常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应用医用冰毯降温的病人,体温探头应放在直肠或腋中线与腋后线中间为宜。)(2)针灸降温:可针刺大椎、合谷、曲池、尺泽、外关节等穴位;(3)药物降温:如吲哚美辛;立即通知 (三)口腔护理:长期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酵、促进细菌繁殖,同时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及维生素缺乏,易于引起口腔溃疡,应加强口腔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四)皮肤护理:高热病人由于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大而进食少,体质虚弱,应卧床体息减少活动。在退热过程当中往往大量出汗,及时擦干汗液并更衣以防感冒。应勤换内衣裤加强皮肤护理,防褥疮发生。 (五)高热病人体温骤降时,常伴有大量出汗,以致造成体液大量丢失,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病人极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冷等虚脱或体克表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齐鲁医学发热的定义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