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科气管镜意外抢救应急预案支气管镜检查是诊断和治疗呼吸道疾病的先进方法之一。本项检查/治疗经多年的临床实践及广泛应用已证实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因病人健康情况、个体差异及某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在接受检查/治疗时可能出现意外并发症。在做此项检查/治疗时医护人员应按医疗操作规则认真准备,认真观察和操作,最大限度地避开并发症的发生。1. 术前向病患讲明此项检查的目的、意义、安全性,并简单介绍检查方法的程序和要点,以及配合检查的有关事项,消除潜在顾虑取得患者的合作。2. 要详细了解病员的病史、体格检查、血气分析、肺功能的情况。3. 要了解病员有无精神异常,对精神异常不能合作者,最好不进行检查,若十分必要时须考虑全身麻醉。4. 每个病员做此项检查/治疗时都要给予氧气吸入、心电监护仪进行心电监护。在操作过程当中严密观察病员的生命体征的变化。5. 准备好抢救用物:简易呼吸器、气管插管、负压吸引器、氧气装置以及抢救药物(肾上腺素、阿托品、地塞米松、利多卡因等)。6. 本科医生每次行支气管镜操作必须要有操作经验丰富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指导。7. 假如发生危机生命的并发症,医护人员应当立即实行相应的抢救措施,如心外按压、气管插管、电除颤、紧急输血等。待病情稳定后转入呼吸监护病房。一、麻醉药过敏行气管镜前使用粘膜侵润麻醉药。目前一般选用 1%地卡因或 2%利多卡因溶液作喷雾吸入粘膜表面麻醉,这些药物毒性小。在行气管镜准备时,应该先询问病患有无药物过敏史,尤其是手术麻醉用药史。麻醉用药过敏的情况是极其少见的,尤其是利多卡因溶液。选择和使用巨擘粘膜侵润麻醉药的目的是减轻受检者的咳嗽和喉、支气管的痉挛。为减轻受检者的恐惧心理,应该做好相应解释。麻醉过程当中应密切观察受检者,若出现麻醉药过敏反应,应按药物过敏处理,如给氧、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的静脉注射,并观察病情,取消气管镜检查。二、出血出血系最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出血量小,大多都能自行停止。若出血量多,系活动性出血时,应警惕有引起窒息的可能。出血多见于气管镜下进行病灶组织活检时,特别市肿瘤组织表面有较丰富的血管或伴有炎症时比较明显。此外,气管镜在检查操作过程当中,因操作者动作粗暴,病患不合作等导致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部位的年末损伤。出血的防治措施:1.气管镜前,病患应做血小板计数和凝血机制等检查,特别在病史询问中有出血性疾病史者。2.若系咯血需行气管镜检查者,应在咯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