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学习资料202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学习资料 学习资料涵盖各学科分类和各类其它学习使用的资料,如:图书书籍,学习课件,视频教程,课后答案等,以下是我编写整理的 2024《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学习资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原文: 辛弃疾〔宋代〕 少年不识愁味道,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味道,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译文: 人年轻的时候不懂忧愁的味道,喜爱登高远望。喜爱登高远望,为了写出新词,没有愁而硬要说有愁。 现在尝尽了忧愁的味道,想说却说不出。想说却说不出,却说道:“好个凉爽的秋天呀!”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赏析: 这是辛弃疾被弹劾去职、闲居带湖时所作的一首词。他在带湖居住期间,闲游于博山道中,却无心赏玩当地风光。眼看国事日非,自己无能为力,一腔愁绪无法排遣,遂在博山道中一壁上题了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运用对比手法,突出地渲染了一个“愁”字,以此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感情真率而又委婉,言浅意深,令人玩味无穷。 词的上片,作者着重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所以喜爱登上高楼,凭栏远眺。少年时代,风华正茂,涉世不深,乐观自信,对于人们常说的“愁”还缺乏真切的体验。首句“少年不识愁味道”,乃是上片的核心。辛弃疾生长在中原沦陷区。青少年时代的他,不仅亲历了人民的苦难,亲见了金人的凶残,同时也深受北方人民英勇抗金斗争精神的鼓舞。他不仅自己有抗金复国的胆识和才略,而且认为中原是可以收复的,金人侵略者也是可以被赶出去的。因此,他不知何为“愁”,为了效仿前代作家,抒发一点所谓“愁情”,他是“爱上层楼”,无愁找愁。 作者连用两个“爱上层楼”,这一叠句的运用,避开了一般的泛泛描述,而是有力地带起了下文。前一个“爱上层楼”,同首句构成因果复句,意谓作者年轻时根本不懂什么是忧愁,所以喜爱登楼赏玩。后一个“爱上层楼”,又同下面“为赋新词强说愁”结成因果关系,即因为爱上高楼而触发诗兴,在当时“不识愁味道”的情况下,也要牵强说些“愁闷”之类的话。这一叠句的运用,把两个不同的层次联系起来,将上片“不知愁”的这一思想表达得十分完整。 词的下片,表现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处世阅历渐深,对于这个“愁”字有了真切的体验。作者怀着捐躯报国的志愿投奔南宋,本想与南宋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