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万圣节的传统食物及寓意 万圣节前夜就是“圣夜”的意思。万圣夜已经变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许多玩家都以极大的热情来庆祝这一节日。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万圣节的传统食物及寓意,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万圣节的传统食物 1、热苹果西打 这种饮料是用苹果酒加热再加入肉桂、丁香、糖熬煮而成,酒精在加热时已经挥发得差不多了。这种饮料在欧美的冬天都很盛行,一路喝过圣诞节到春天,热红酒也常常在这个时候喝,做法颇为类似,就是把苹果酒换成红酒。 2、糖果 万圣夜晚上小孩子和青少年都会化妆成鬼怪沿街要糖果,因此各种糖果也算是应景食品的一种,这时候商店里卖的糖果较受欢迎的是各种鬼怪造型的糖、和以万圣夜常见的橘色、棕色或黑色为包装的糖。 3、太妃糖苹果 由于万圣夜临近苹果的丰收期,太妃糖苹果(toffee apples)成为应节食品。制法是把苹果插上竹签,然后手持竹签把苹果放在太妃糖浆中转动,有时会再粘上果仁。从前,各家各户会准备太妃糖苹果送给小孩,但当传闻有人把大头针和刀片放入苹果中,送太妃糖苹果的习惯逐渐消逝。虽然大部分个案只是恶作剧,而真实个案中小孩也只是受轻伤,但是不少家长仍然以为在苹果中放刀片是十分普遍的。 4、南瓜派 南瓜派是万圣夜的节庆食品,特别是在美国。南瓜派是美国南方的深秋到初冬的传统家常点心,平常就有在吃,特别在万圣夜的前后,成为一种应景的食物。另外烘乾的南瓜子也是常被当做万圣夜的食品。 万圣节起源于古代凯尔特民族(Celtic)的新年节庆,此时人们要祭祀亡魂。万圣节西方是祭祀亡魂的时刻,在避开恶灵干扰的同时,用食物祭拜祖灵及善灵来祈求平安渡过严冬。 万圣节的寓意 万圣节又叫诸圣节、西洋鬼节,在每年的 11 月 1 日,万圣节的前夕是最喧闹的时候,也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在西方又被称为“鬼”节。 万圣节主要流行于天主教、圣公宗、东正教教徒地区,如不列颠群岛和北美,其次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现在一些亚洲国家的年轻人也开始倾向于过洋节,到了万圣节前夕,潮流商店都会摆出专柜卖万圣节的玩偶或模型,吸引年轻人的眼光。 万圣节风俗习惯 1、敲门索取糖果 万圣节当晚是一年里最“闹鬼”的时候,当天晚上的习俗便是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穿着各式各样的仿妖魔鬼怪的服饰挨家挨户的敲门并大喊:Trick or Treat!(意为不请客就捣乱),主人家(可能同样穿着恐怖服装)便会派出一些糖果、朱古力或是小礼物;要是不给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