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始得西山宴游记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散文,为永州八记的第一篇。此文记叙了作者发现和宴游西山的经过,描写了西山的怪特,抒发对怀才不遇愤懑和现实丑恶的无奈之情。以下是我整理的始得西山宴游记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点 1. 积累文言文知识,练习文言文翻译。 2. 背诵默写。 能力点 1. 理解课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 学习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教育点 1. 结合作者的身世处境和人格特色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2. 通过文本研习领悟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 重难点 1. 结合作者的身世处境和人格特色来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境界。 2. 通过文本研习领悟作品体现出的人与自然的关联。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多么令人留连忘返的境界呀!这是谁创作的佳句?出自哪篇文章? 这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为我们描绘的迷人景色。柳宗元在被贬永州十年间,遍游佳山秀水,借以排遣心中的愁闷,并创作了一系列山水游记,其中尤为人们传诵的是《永州八记》,我们已经学习了《小石潭记》,今日将再次和柳宗元一起登上西山之巅,感受其高峻峭拔的特立之景,体会作者抒发的内心感受。 《始得西山宴游记》逐字翻译 自余为戮人,居是州,恒惴栗。 自从我成了被贬受辱的人,居住在这个州里,常常惊恐不安。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在那空闲的时候,就缓步地行走,漫无目的地游历。 日与其徒上高山, 入深林,穷回溪; 天天与我的同事、朋友上高山,入深林,走遍迂回曲折的溪流。 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凡是有幽泉怪石的地方,无论多远没有不到的;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一到就拨开茅草坐下,倒出壶里的酒来尽情喝醉;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着了作起梦来。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心中想到哪里,梦也做到哪里。(极:到) 觉而起,起而归。 醒来后即起来,起来后即回家。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为坐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