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寡人之于国也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2024寡人之于国也高一上册语文教案_第1页
1/30
2024寡人之于国也高一上册语文教案_第2页
2/30
2024寡人之于国也高一上册语文教案_第3页
3/30
2024 寡人之于国也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寡人之于国也》是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篇散文,作者是孟子。该文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论述了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以下是我整理寡人之于国也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 学习目标: 1、 理清本文体现的孟子“仁政”思想。 2、 思考孟子“仁政”思想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一、 复习导入: 师问: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生答:上节课我们理清了文章的思路和谈话主题。 第一段由梁惠王提出问题“尽心于国而民不加多” 第二到四段由孟子分析问题“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第五到七段解决问题“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文章的主题是:如何使民加多。 师评:同学们对所学知识掌握的非常好,今日我们来理清本文体现的孟子“仁政”思想。 二、 合作探究 : 1、孟子认为假如梁惠王能够做到什么措施就可以统治国家了? 生答: 措施 效果 结果 不违农时 (农业) 谷 不可胜食 数罟不入 (渔业) 鱼鳖 不可胜食 养生丧死无憾 斧斤以时 (林业) 材木 不可胜用 ——王道之始 其他学生提问: ① 为什么孟子说“养生丧死无憾”是王道之始? 生答:在古代“生”与“死”的重要性。 ② 文章这一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寡人之于国也》练习 一、双基夯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数(cù)罟 洿(kuā)池 弃甲曳(yè)兵 B.孝悌(tì) 饿莩(fú) 养生丧(sānɡ)死 C.狗彘(zhì) 鸡豚(tún) 庠(xiánɡ)序之教 D.衣帛(bó) 畜(chù)养 请以战喻(yù) C(A.洿:wū;B.莩:piǎo,D.畜:xù)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邻国之民不加少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B.直不百步耳系向牛头充炭直 C.弃甲曳兵而走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D.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日出江花红胜火 C(A 加:①更,②夸大;B 直:①只,不过,②通“值”,价钱;C 兵:兵器;D 胜:①尽,②超过,胜过。) 3.下列句子中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①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② 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 ③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④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⑤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⑥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⑦ 斯天下之民至焉 ⑧ 移其粟于河内 A.⑤⑦⑧ B.①③⑤ C.③⑥⑧ D.②④⑤ A(① 鼓,名词动用;② 王,称王;③ 树:种植;④ 衣,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寡人之于国也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人从众+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欢迎光临小店,本店以公文和教育为主,希望符合您的需求。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