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大学生人工流产现况分析——健康校园生活促进计划主要研究者姓名蒙念敲工作单位贵州医科大学职称(学位)在读本科单位地址贵安新区大学城贵州医科大学以前是否担任过主要研究者否电话18786697917设计、执行计划单位名称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第三小组姓名年级学校所在院系/专业主持人蒙念敲2012级贵州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成员代佑罡2012级贵州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王震2012级贵州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杨易林2012级贵州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李汶娟2012级贵州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王燕2012级贵州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袁滔2012级贵州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李汝超2012级贵州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杨中生2012级贵州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刘敏2012级贵州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刘登科2012级贵州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吴维2012级贵州医科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一、引言在中国大陆,全国性法律并没有对人工流产做出规定,但少数地方政府法规有相关规定,主要是为了避免性别歧视,使得人口结构合理化。《贵阳市禁止选择性终止妊娠规定》规定,除一些特殊情形之外,禁止为怀孕14周以上的妇女施行人工流产。否则最高可处以违法所得6倍以下罚款,或3万元以下罚款。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和联合国人口基金曾委托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开展“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可及性政策发展研究”项目。调研结果显示,在有婚前性行为的女性青少年中,超过20%的人曾非意愿妊娠,其中高达91%的非意愿妊娠诉诸流产。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2013年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人工流产多达1300万人次。这还不包括药物流产和在未注册私人诊所做的人工流产数字。更让人担忧的是,人工流产问题已经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年人工流产总数中,25岁以下的女性约占一半以上。大学生甚至成为人工流产的“主力军”。二、问题的提出与必要性的评估目的:青少年性成熟年龄近年来逐渐提前。首次性行为年龄在13~16岁的占8.93%,17~20岁的占12.20%,低龄性行为所致大学生人工流产率逐渐升高。大学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子宫穿孔等术中并发症增加,并且宫腔粘连、月经失调、婚后不孕或自然流产等远期并发症也较高,其严重地危害青年女性的生殖健康和生活质量。为了解贵阳市大学生人工流产现状,并对现状进行分析,合理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给予更全面和科学的指导,同时为大学生生殖健康保健提供依据。意义:资料表明48.60%的未婚女青年未采取避孕措施,避孕失败者多采取安全期避孕、体外排精和药物紧急避孕及不正确使用避孕套等不科学的避孕方式说明大学生避孕知识缺乏。因此研究的意义在于:1.针对大学生人群人工流产率高的特点,把避孕宣教提前到其发生首次性行为之前;2.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并把僵化、笼统的健康教育转化为针对性强且注重个体的咨询与指导的宣教,使大学生人群从首次性行为开始自觉采取避孕措施,进行安全性行为;3.,为广大大学生提供规范化的咨询,正面宣传避孕措施和使用方法,推荐正确使用高效安全的避孕措施;4.避免大学生工流产尤其是重复人工流产,促进生殖健康。三、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总目标:为了解大学生人工流产现状,并对现状进行分析,合理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给予更全面和科学的指导。SMART原则S具体的——告知人流的危害、增强女大学生个人防护意识、加强男生责任感、向大学生宣传正确的理念、促使大学生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M可测量的——网上、图书馆的查询的数据,调查的相关医疗机构人工流产病例量。A可实现的——指导老师的辅导与经验的传授、作为医科大学的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能为研究提供帮助、对贵阳各高校的调查切实可行、人员队伍完整,有系统的培训,积极性高,团结协作能力突出。R可信的——通过文献查阅和走访调查的数据真实可靠、根据收集的资料,经过科学的分析,结论有较高的可信度。T时间性——讨论阶段、实践调查阶段、资料整理分析阶段、得出结论阶段。具体目标:1.健康目标:促进目标人群采取合理健康的大学校园生活方式。2.行为目标:正确认识性行为,必要时准备安全工具、做好预防措施...